成语有关助的成语

有关助的成语

有关助的成语共收录38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路见不平,拔剑相助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见义勇为。明·洪楩《杨温拦路虎传》:“今见将军,乃是我恩人,却在此被劫,自当效力相助!路见不平,拔剑相助。”
爱莫能助爱:一说通“爰”;隐蔽貌;指隐而不见;另说解为同情怜惜。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;隐而不见;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。②虽很同情;愿意帮助;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。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》:“荆公开言道:‘子瞻左迁黄州,乃圣上主意,老夫爱莫能助。’”
拔刀相助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;形容见义勇为。常与“路见不平”搭配使用。元 无名氏《连环记》第四折:“连李肃也不忿其事,因此拔刀相助,得成大功。”
助纣为虐帮助坏人干坏事(纣: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纣王;虐:暴行)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今始入秦,即安其乐,此所谓助桀为虐。”
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”
助桀为虐桀:夏末暴君;虐:暴行。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今始入秦,即安其乐,此所谓'助桀为虐'。”
同恶相助亦作“同恶相恤”。谓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,同情相成,同欲相趋,同利相死。”
助边输财边:边防;输:捐献。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。《汉书·卜式传》:“时汉方事匈奴,式上书,愿输家财半助边。”
俭可以助廉俭:节省,俭约;廉:廉洁。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。《宋史·范纯仁传》:“亲族有请教者,纯仁曰:‘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失道寡助道:道义;寡:少。做事违反正义的人,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