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寝的成语
有关寝的成语
有关寝的成语共收录48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食甘寝安 | 见“食甘寝宁”。 | 《北史·恩幸传·赵默》:“及诉将获罪,默因构成以诛之,然后食甘寝安,志于职事。” |
寿终正寝 | 寿终:活到老死;正寝:旧式住房的正屋。原指老死在家里。现比喻事物的灭亡。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1回:“纣王立身大呼曰:'你道朕不能善终,你自夸寿终正寝,非侮君而何!” |
寝苫枕戈 | 同“寝苫枕干”。 | 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》:“以大义言之,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,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,不亦悖乎!” |
寝苫枕块 | 苫:草荐。睡在草荐上,头枕着土块。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。 | 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居倚庐,寝苫枕块。” |
寝食不安 | 睡觉、吃饭都不得安宁。 | 《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》:“皇帝自此之后,日夜思慕,寝食不安。” |
桂宫柏寝 | 桂宫:汉代宫名,借指豪华宫殿;寝:内堂,卧室。指壮丽的宫室。 | 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词》:“桂宫柏寝拟天居,朱爵文窗搯韬碧疏。” |
寝不聊寐 | 亦作“寝不成寐”。睡不着觉。形容心事重重。 | 汉·贾谊《新书·匈奴》:“则匈奴之中乖而相疑矣,使单于寝不聊寐,食不甘口,挥剑挟弓,而蹲穹庐之隅。” |
寝馈书中 | ||
枕戈寝甲 | 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 | 《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朕无拔乱之才,不能弘济兆庶,自枕戈寝甲,十有二年,而四海未同,遗寇尚炽。” |
色衰爱寝 | 色:姿色;寝:平息,停止。指因容颜衰老而失去爱宠。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陈秋碧<山坡羊>》:“色衰爱寝从来话,忆西陵松阴露华。” |
问寝视膳 | 见“问安视膳”。 |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尊敬师傅》:“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,问寝视膳之方,理顺辞直,听者忘倦。” |
寝苫枕土 | 同“寝苫枕块”。 | 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晋书》:“高宗谅暗者,除服而不言,故不云服丧三年,而云谅暗三年,明不复寝苫枕土,以荒大政也。” |
寝馈不安 | 馈:吃饭。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。形容心事重重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6回:“水陆处处失败,关隘节节陷落,反觉得忧心如捣,寝馈不安。” |
忘餐废寝 | 见“忘寝废食”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忘餐废寝舒心害,若不是真心耐,志诚捱,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。” |
枕方寝绳 | 枕方石,睡绳床。 | 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和春阳夏,杀秋约冬,枕方寝绳。”高诱注:“方,榘四寸也。寝绳,直身而卧也。”杨树达证闻:“寝绳谓织绳为床,人寝其上。” |
抱表寝绳 | 指坐卧不离准则。意谓坚持德操。 | 《文子 下德》:“法阴阳者,承天地之和,德与天地参光,明与日月并照,精神与鬼神齐灵,戴圆履方,抱表寝绳,内能理身,外得人心,发施号令,天下从风。” |
寝关曝纩 | 人睡在关隘之上,蚕茧晒在日光之下。比喻不得安宁。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小人在上位,如寝关曝纩,不得须臾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