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继的成语

有关继的成语

有关继的成语共收录52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子继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使子继父业,弟承家祀,有何不可?”
前仆后继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唐 孙樵《祭梓潼神君文》:“跛马愠仆,前仆后踣。”
继古开今指继往开来。鲁迅《书信集 致郑振铎》:“先生如离开北平,亦大可惜,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,继古开今之事,尚大有可为者在也。”
继志述事继:继承;述:陈述。继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。《宣和书谱》第一卷:“一旦用王浚,唾手可行,故天下始一于晋。夫可谓继志述事之主。”
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曰:‘哀则哀矣,而难为继也。’”
继继绳绳指前后相承,延续不断。同“继继承承”。明 宋濂《吴公墓碣铭》:“自时厥后,继继绳绳,予知未有艾也。”
断鹤继凫截短鹤的长腿,接长野鸭的短腿。比喻违反自然规律,办不成的事。
继绝扶倾继:延续;扶:扶助,扶持。把断绝的接续上,把倾倒的扶起来。比喻继续前人未完的功业,扶助弱小的力量。《新唐书·徐旷传》:“将军若欲为伊、霍,继绝扶倾,吾虽老,犹愿效力。”
兴微继绝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,中断了的延续下去。汉·应劭《风俗通·过誉·南阳五世公》:“主簿柳对曰:‘明府谨终追远,兴微继绝。’”
舳舻相继舳:船尾。舻:船头。指船首尾相接,数量很多。亦作“舳舻相接”。唐·韩偓《开河记》:“时舳舻相继,连接千里,自大梁至淮江,联绵不绝,锦帆过处,香闻百里。”
以日继夜白天接着夜晚,日夜不停。《陈书·郑灼传》:“灼家贫,抄义疏以日继夜,笔毫尽,每削用之。”
继踵接武踵:脚后跟;武:足迹。脚后跟接脚后跟,足迹挨足迹。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。明·归有光《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》:“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,继踵接武。”
继绝兴亡绝:断绝;亡:灭亡。恢复已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世家。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如蒙录召,继绝兴亡,则陛下更生之恩,望古无二。”
以夜继昼犹言以夜继日。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:“陛下远猎山林,以夜继昼,其如社稷宗庙何!”
继之以死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