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蒙的成语

有关蒙的成语

有关蒙的成语共收录32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发蒙振槁发:揭开;蒙:蒙盖物;振:抖动。揭开蒙盖物,摇掉将落的枯叶。比喻轻而易举。《明史·杨乃郭詹等传论》:“盖天速其祸,如发蒙振槁,无烦驱除矣。”
狐裘蒙茸见“狐裘蒙戎”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狐裘蒙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铺眉蒙眼装模作样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0回:“见他铺眉蒙眼,拿班做势,口里咬文嚼字,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。”
蒙昧无知愚钝糊涂;没有知识;不通事理。《晋书 阮种传》:“臣诚蒙昧,所以为罪。”
坑蒙拐骗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,陷害他人。《文汇报》1986.7.19:“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,发了小财也长不了。”
明昭昏蒙昭:明白;蒙:愚昧无知。聪明而通晓事理,愚昧而不明事理。唐 韩愈《独孤申叔哀辞》:“众万之生,谁非天邪?明昭昏蒙,谁使然邪?”
衔恨蒙枉衔:含着;蒙:蒙受。含着怨恨,蒙受冤枉。汉·孔僖《上书自讼》:“恐有司卒然见构,衔恨蒙枉,不得自叙,使后世论者,擅以陛下有所方比,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!”
连蒙带骗欺蒙,欺骗别人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要是他再滑一点,连蒙带骗,常常使点坏心眼,在这么个兵荒马乱的年月,就不说飞黄腾达吧,总不至于丢差事。”
被苫蒙荆被:披;苫:用草做成的垫;蒙:冒着。披着草苫子,顶着用荆棘编的器物。形容受尽艰辛,吃尽劳苦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乃吾祖离被苫盖、蒙荆棘,以来归我先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