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灵的成语

有关灵的成语

有关灵的成语共收录4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灵蛇之珠即隋珠。原比喻无价之宝。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。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在天之灵已经升天的灵魂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。宋 朱弁《曲洧旧闻》第八卷:“陛下虽欲用之,如其在天之灵何?”
生灵涂地生灵:百姓;涂:泥沼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:“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,帝王凡易十姓,兵革不息,生灵涂地。”
地灵人杰灵:好;杰:杰出。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,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。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
一点灵犀①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谓犀角上有纹,两头感应通灵,故以“一点灵犀”喻心心相印。②指聪敏。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生灵涂炭生灵:生民;百姓;涂炭:烂泥和炭火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《晋书 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冥顽不灵冥:本指昏暗;引申为愚昧;顽:顽固;难开化;灵:聪明敏锐。形容无知的愚昧;不聪明;难开化。唐 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
灵牙利齿比喻善于说话的人。康濯《水滴石穿》第三章:“而这种种心情,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。”
大愚不灵愚:愚笨;灵:聪明灵巧。非常愚笨的人不晓事,很不机灵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大惑者终身不解,大愚者终身不灵。”
灵心慧性聪慧的天资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,一团灵心慧性,那怕丈夫千金买笑,自料断不及我一顾倾城。”
有龙则灵水潭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。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
阴灵不散阴灵:日的灵魂。比喻坏人、坏事虽已清除,但不良的影响还在作用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59回:“想是他的阴灵不散,你们到前厅烧张纸儿。”
灵丹圣药非常灵验、能起死回生的奇药。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。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还有不少的人,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,似乎只要得到了它,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