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佞的成语

有关佞的成语

有关佞的成语共收录1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指佞触邪佞:花言巧语的小人;触:冲撞。指斥奸小,抵制邪恶。唐·李世民《唐太宗敕》:“宪宦之职,在指佞触邪。”
阿谀谄佞阿谀: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;谄佞:花言巧语谄媚。指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这人虽读经书,却是阿谀谄佞之徒,心地匾窄,只要嫉贤妒能,胜如己者害之,不如己者弄之,专在乡里害人。”
祝鮀之佞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于今之世矣。”祝鮀,春秋卫人,能言善辩,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,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於今之世矣。”
进贤黜佞进用贤良,黜退奸佞。《魏书·崔光传》:“博采刍尧,进贤黜佞。”
礼贤远佞礼:表示敬意;远:疏远;佞: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。敬重有才德的人,远离巧言献媚的人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0回:“赵盾等屡屡进谏,劝灵公礼贤远佞,勤政亲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