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胸的成语
有关胸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胸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。”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 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释形体》:“《说文》:‘奚,大腹也。’今人谓匈(胸)腹间大者为奚匈,呼如鸡匈,遂有‘鸡胸龟背’之语。” |
胸怀大志 | 怀:怀藏。胸有远大志向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 |
顿足搥胸 |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。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。 | 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二回:“王砉顿足搥胸道:‘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!’” |
昂头挺胸 | 抬起头,挺起胸膛。形容斗志高,士气旺。参见“昂首挺胸”。 | 语出欧阳予情《小英姑娘》:“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,狂了似的往外跑。” |
全局在胸 | 对于全盘棋的走法心中有数。比喻对整个形势非常了解。 |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没有全局在胸,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。” |
跌脚搥胸 | 以足跺地,以拳敲胸。表示气愤、着急、悲痛等感情。 | |
胸中鳞甲 | 比喻存心险恶。 | 《三国志·蜀志·陈震传》:“诸葛亮与长史蒋琬、侍中董允书曰:‘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’” |
气夯胸脯 | 夯:冲撞。形容非常气愤。 | 明·无名氏《宝光殿天真祝万寿》:“你是个朽木之材,在人前强作支吾,有甚么真实的肺腑,不由人气夯胸脯。” |
挺胸凸肚 | 凸:凸出。形容身壮力强,神气活现的样子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史见几个挺胸叠肚,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,说东谈西的。” |
直抒胸臆 |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。 | 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第十回:“杜公七律,正以其负力之大,寄悰之深,能直抒胸臆,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。” |
胸中之颖 | 颖:聪明。心中的聪明才智。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博学览古今,计胸中之颖,出谥十万。” |
心胸狭隘 | 心胸:思想,气量。气量非常小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:“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,争奈王伦心胸狭隘,嫉贤妒能,推故不纳,因此火并了这厮,非林冲要图此位。” |
椎胸顿足 | 形容人悲痛、悔恨等时的情状。 | 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二节:“无以少异于平时,乃椎胸顿足,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。” |
顿足捶胸 | 用脚跺地,以拳捶胸。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,到了极点。 | 明·吴元泰《东游记》第七回:“只见杨子哀号哽咽,顿足捶胸,抚棺长恨,欲拔剑自刎。” |
胸中无数 |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,心里没有底。 |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一切都是胸中无'数',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。” |
胸中无墨 | 胸中没有墨水。比喻学识浅薄。 | 宋·吴子良《林下偶谈》:“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,盖亦有据。” |
将胸比肚 | 犹将心比心。 | 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偕亡》:“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。” |
胸中丘壑 | 丘:山丘;壑:山沟。指作画前心中已有山水胜迹的轮廓。比喻心中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置早有定见 | 《宣和画谱》:“于是落笔则胸中邱(丘)壑尽在眼前。” |
胸中正,眸子瞭 | 眸子:瞳仁,眼睛;瞭:明亮。心地纯正,眼睛明亮。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眸子不能掩其恶,胸中正,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” |
铺胸纳地 |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,表示虔敬与隆重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三藏展背舒身,铺胸纳地,望金像叩头。” |
胸怀磊落 | 心地光明正大。 | |
挺胸叠肚 | 挺着胸脯,鼓起肚皮。形容身壮力强,神气活现的样子。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史见几个挺胸叠肚,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,说东谈西的。” |
胸有成算 | 犹言胸有成竹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 |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商务》:“各口进出货物盈虚,以及市价涨跌,庶胸有成算,不为租客所欺。” |
胸有成略 |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。 | 清·周亮工《黄母周宜人七轶序》:“江都天人之学,长沙治安之书,摩切已深,胸有成略,足以应当世之所求。” |
椎胸跌足 | 犹言椎胸顿足。形容人悲痛、悔恨等时的情状。 | 明·贾仲名《金安寿》第三折:“蚩蚩蚩碎俺姻缘簿,忽刺八掘断俺前程路,空没乱椎胸跌足,揉腮瞪目。” |
胸有鳞甲 | 比喻存心险恶。 | |
点胸洗眼 | 指一洗尘俗,使人豁然明朗。 | 明·陈继儒《偃曝谈馀》卷下:“《通释》云:‘字原有秦隶汉隶,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,则自然易晓也。’张绅此言,可为点胸洗眼之语。” |
搔耳捶胸 | 搔:抓挠。搔耳朵,捶胸膛。形容后悔、烦恼的样子。 | 《西湖佳话·三生石迹》:“心下十分悲咽,便搔耳捶胸,焦躁起来。” |
胸罗锦绣 | 罗:分布,排列;锦绣:精致华丽的丝织品。形容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。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2回:“谈春秋胸罗锦绣,讲礼制口吐珠玑。” |
胸中百万兵 | 比喻胸怀雄谋大略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崔莺莺夜听琴》第二折:“凭着你灭寇功,举将能,两般儿功效如红定,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,都只为君瑞胸中有百万兵。” |
摧胸破肝 | 摧:折,伤。心肝断裂剖开。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。 | 宋·苏轼《祭柳仲远文》:“讣来逾年,一恸海徼,摧胸破肝,痛我令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