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绣的成语

有关绣的成语

有关绣的成语共收录4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锦绣肝肠意思是满腹诗文,善出佳句。唐 李白《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》:“兄心肝五藏,皆锦绣耶?不然,何开口成文,挥翰雾散?”
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。明·单本《蕉帕记·寻春》:“学富之余;才雄七步;休夸绣虎雕龙;那值时危国破。”
锦心绣口锦、绣:精美艳丽的丝织品。心里口中都像锦绣一样的绚丽多彩。形容文思巧妙;满腹文章;词藻华丽;才华横溢。唐 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骈四俪六,锦心绣口,宫沉羽振,笙簧触手。”
膏梁锦绣膏、梁:肥肉和细粮。泛指美味的食物;锦绣:精致华丽的丝织品。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。
膏场绣浍谓土地肥沃,水沟纵横。明·何景明《沱西别业记》:“始吾游沱西,见其地膏场绣浍,可以稼穑。”
胸罗锦绣罗:分布,排列;锦绣:精致华丽的丝织品。形容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2回:“谈春秋胸罗锦绣,讲礼制口吐珠玑。”
膏粱锦绣同“膏粱文绣”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于膏粱锦绣之中,意如槁木死灰一般。”
锦衣绣袄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指华丽的衣服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:“随即差人,将一包袱锦衣绣袄,与卢俊义穿着,八个小喽啰,抬过一乘轿来,扶卢员外上轿便行。”
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。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。语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“《诗》云:‘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’言饱乎仁义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。”赵岐注:“膏粱,细粱如膏者也;文绣,绣衣服也。”语本《孟子 ·告子上》:“《诗》云:‘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’言饱乎仁义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。”岐注:“膏粱,细粱如膏者也;文绣,绣衣服也。
被绣之牺被:通“披”;牺:祭祀用的牲畜。披着锦绣的牲牛。比喻求得功名利禄而不能全余生的人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或聘于庄子。庄子应其使曰:‘子见夫牺牛乎?衣以文绣,食以刍叔,及其牵而入于大庙,虽欲为孤犊,其可得乎!’”
衣绣夜行衣:穿。绣:锦绣。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。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。亦作“衣锦夜游”、“衣锦夜行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,又心怀思欲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