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飞的成语

有关飞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飞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飞龙乘云指龙乘着云彩上天。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。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飞龙乘云,腾蛇游雾……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,龙蛇之材美之也。”
玉走金飞谓日月如飞。比喻时光易逝。玉,玉兔,指月亮。金,金乌,指太阳。唐·吕岩《寄白龙洞刘道人》诗:“玉走金飞两曜忙,始闻花发又秋霜。”宋·柳永《看花回》词:“屈指劳生百岁期。荣瘁相随。利牵名惹逡巡过,奈两轮、玉走金飞。红颜成白发,极品何为。”
飞声腾实飞:飞扬;腾:上升。指名声和实际都好。《周书 邵惠公颢等传论》:“其茂亲则有鲁卫、梁楚,其疏属则有凡蒋、荆燕,咸能飞声腾实,不泯于百代之后。”
飞沙转石飞:使飞扬;转:滚动。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迅猛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陆胤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
飞蝇垂珠垂:挂下。眼前像有群蝇飞动,串珠垂挂。比喻眼睛昏花。《旧唐书·白居易传》:“既壮而肤革不丰盈,未老而齿发早衰白,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,动以万数,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。”
眼笑眉飞形容极度高兴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只乐得他手舞足蹈,眼笑眉飞。褚一官等在旁看了,也自欢喜。”
展翅高飞形容鸟展开翅膀向高空飞去,也可以比喻事业的兴旺发达或人才高度发展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这场哭,直哭得那铁佛伤心,石人落泪;风凄云惨,鹤唳猿啼。便是那树上的鸟儿,也忒楞楞展翅高飞。”
心颤魂飞颤:颤动,发抖。心颤抖,魂飞散。形容惊恐不安。苏雪林《玉溪诗迷·附录》:“是心颤魂飞时的言语,是肠回荡气时的哀音。”
鸾凤分飞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。唐 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鸾凤分飞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
飞鸟依人依:依恋。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。比喻依附权贵。亦比喻小孩、少女娇小柔顺,可亲可受的情态。宋·阙名《宋季三朝正要·二·理宗淳祐四年》:“今嵩之父死如路人,方经营内引,摇尾乞怜,作飞鸟依人之态。”
飞鸿雪爪见“飞鸿印雪”。清·陈维崧《风入松·纳凉》词:“浮世飞鸿雪爪,故山乱叶茅庵。”
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,冬天归南方;雁冬天来温带,夏天归南方。比喻各自一方,不能相见。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:“磁石上飞,云母来水,土龙致雨,燕雁代飞。”
鸿飞冥冥冥冥:遥空。大雁飞向远空。比喻远走避祸。汉 扬雄《法言 问明》:“治则见,乱则隐。鸿飞冥冥,弋人何篡焉?”
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接:迎面射;猱:猿类;马蹄:一种箭靶的名称。扬起手射中飞猿,俯下身射破箭靶。形容技艺高超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。狡捷过猿猴,勇剽若豹螭。”
雨散云飞比喻离散。唐·白居易《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》之二:“饮徒歌伴今何在,雨散云飞尽不回。”唐·司空图《游仙诗》之二:“刘郎相约事难谐,雨散云飞自此乖。”
骨腾肉飞腾:跳跃。形容奔弛迅速。也形容神魂飘荡。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走追奔兽,手接飞鸟,骨腾肉飞,拊膝数百里。”
魂飞胆颤同“魂飞魄散”。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22回:“正有些心虚,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,二人惊得毛骨悚然,魂飞胆颤,大叫有鬼,戒尺乱打。”
雄飞突进雄飞:比喻奋发有为。形容奋力迅速向前。孙中山《民权主义第五讲》:“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,雄飞突进,一日千里。”
云飞烟灭比喻消逝。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听琵琶》词:“千古事、云飞烟灭。贺老定场无消息,想沉香亭北繁华歇。”
行步如飞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。亦作“行步如风”、“行疾如飞”、“行走如飞”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李茇遇仙》:“至寺门下,觉身轻神逸,行步如飞,洎归舍,不复饮食。”
大雪纷飞纷:多而杂乱。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。形容雪下得大。鲁迅《“大雪纷飞”》:“在江浙,倘要说出‘大雪纷飞’的意思来……大抵用‘凶’,‘猛’或‘厉害’,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。”
飞禽走兽禽:鸟;兽:野兽。飞翔的禽鸟,奔跑的野兽。泛指鸟类和兽类。汉 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飞禽走兽,因木生姿。”
魂飞胆破同“魂飞魄散”。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34回:“田龙秋听说,惊得魂飞胆破,放马逃生。”
飞鹰走犬见“飞鹰走狗”。元·李直夫《虎头牌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,则除是飞鹰走犬,逐逝追奔。”
飞短流长指散布流言;拨弄是非;制造错误舆论。飞:飞传;流:散布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封三娘》:“妾来当须秘密。造言生事者,飞短流长,所不堪受。”
飞云掣电掣:闪过。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。形容非常迅速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。”
双宿双飞宿在一起,飞在一起。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。无名氏《杂词》:“不如池上鸳鸯鸟,双宿双飞过一生。”
拔宅飞升拔:拔起;宅:住宅。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。参见“拔宅上升”。语出《太平广记》卷十四引《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》:“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,于洪州西山,举家四十二口,拔宅上升而去。”
鸷鸟将击,卑飞敛翼比喻欲擒故纵,伺机而后发。《六韬 发启》:“鸷鸟将击,卑飞敛翼;猛兽将搏,弭耳俯伏。”
五月飞霜借指冤狱。
飞觞走斝犹言飞觥献斝。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一个待咏月嘲风,一个待飞觞走斝,谈些古是今非,下学上达。”
陨雹飞霜指遭受冤枉和诬陷。汉 王充《论衡 感虚》:“邹衍无罪,见拘于燕,当夏五月,仰天而叹,天为陨霜。”
比翼双飞比翼:翅膀紧靠翅膀;双飞:成双地并飞。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;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。《尔雅 释地》:“南方有比翼鸟焉,不比不飞,其名谓之鹣鹣。”
飞遁鸣高飞遁:指隐退。远离尘俗,自鸣清高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飞遁离俗。”
逸兴云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。语出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遥襟俯畅,逸兴遄飞。”
横灾飞祸见“横祸飞灾”。徐绍武《检察长人选》:“好同志啊!我永远忘不了你!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。”
飞霜六月旧时比喻有冤狱。唐 张说《狱箴》:“匹夫结愤,六月飞霜。”
飞蛾赴焰见“飞蛾赴火”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既知四隅断绝,百计奔冲,如穷鸟触笼,似飞蛾赴焰。”
朝飞暮卷朝:早晨;暮:傍晚。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。唐·王勃《滕王阁》诗:“画栋朝飞南浦云,朱帘暮卷西山雨。”
雷厉风飞①同“雷厉风行”。②严厉威猛。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部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转乾坤,关机阖开,雷厉风飞。”
飞熊入梦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。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齐太公世家》:“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‘所获非龙非彲,非虎非罴;所获霸王之辅’。”
流言飞文犹言流言蜚语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是以群小窥见间隙,缘饰文字,巧言丑诋,流言飞文,哗于民间。”
飞沙走砾沙:沙土;砾:小石块。沙土飞扬,小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很猛。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 禅虚寺》:“路中甚寒,多饶风雪,飞沙走铄,举止皆满,唯土谷浑城左右暧于余处。”
跋扈飞扬指骄横放肆。宋 王安石《辞拜相表》:“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,而未免流离饿莩;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,而犹能跋扈飞扬。”
海阔从鱼跃,天空任鸟飞阔:宽广。大海辽阔随鱼跳跃,天空空旷任鸟飞翔。形容无牵无挂,自由自在。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宋·阮阅《诗话总龟》前集引《古今诗话》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
飞砂转石同“飞沙走石”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胤传》:“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。”
飞来横祸意外的灾祸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,若非提控出力,性命难保。”
比翼齐飞比翼:翅膀挨着翅膀。齐飞:成双的并飞。比喻夫妻情投意合,在事业上并肩前进。晋 陆机《拟西北有高楼》:“不怨伫立久,但愿歌者欢;思驾归鸿羽,比翼双飞翰。”
魂飞魄荡同“魂飞魄散”。《后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那马上的官人,忽见楼窗中一位美貌妇人,生得标致非凡,不胜惊喜……那官人在马上,一时看得魂飞魄荡。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三卷:“说不尽百媚千娇,魂飞魄荡。 ”
鸾飞凤舞形容祥瑞和平的环境。《山海经 海内经》:“有鸾鸟自歌,凤鸟自舞……见则天下和。”
瓦解星飞如瓦破碎,如星飞散。比喻人心涣散,各奔东西。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二折:“平地风波二千尺,一家儿瓦解星飞。”
飞墙走壁飞:形容迅速如飞。指能飞越房檐,攀登墙壁。形容武艺高强,身体矫捷如飞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5回:“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,进到庵中。”
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玩具·秦玺始末》:“其文龙飞凤翥,不足拟其势。”
程门飞雪程:宋代理学家程颐。比喻尊师重教。鲁迅《书信集·致许广平》:“程门飞雪,贻误多时。”
鸡飞狗窜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。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日寇投降后,这个大佐特务,被人们撵的鸡飞狗窜,他的党羽,纷纷落网。”
飞文染翰挥笔疾书。《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》:“承业之曰:公称文士,即合飞文染翰,以济霸国,尝命草辞,自陈短拙,及留职务,又以为辞,公所能者何也。”
神飞色舞犹眉飞色舞。形容兴高采烈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2回:“正想虔诵经文,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,一会儿神飞色舞,一会儿肉跳心惊,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。”
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魂:灵魂;魄: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梁中书看了,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”
胡走游飞漫无目的,四处游荡。
飞觥献斝频频传杯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二人归坐,先是款酌慢饮,渐次谈至兴浓,不觉飞觥献斝起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