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槁的成语
有关槁的成语
有关槁的成语共收录15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槁木死灰 | 干枯的树木;冷却的灰烬。比喻心灰意冷;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、冷漠无情。槁:干枯。 |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 |
心如槁木 | 犹心若死灰。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0回:“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,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,心中活泼起来。” |
死灰槁木 | 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。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晋·郭象注:“死灰槁木,取其寂寞无情耳。” |
发蒙振槁 | 发:揭开;蒙:蒙盖物;振:抖动。揭开蒙盖物,摇掉将落的枯叶。比喻轻而易举。 | 《明史·杨乃郭詹等传论》:“盖天速其祸,如发蒙振槁,无烦驱除矣。” |
灰心槁形 | 形容意志消沉,形体枯槁。 |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 |
槁形灰心 | 形容身体衰弱,意志消沉。 | 明·唐顺之《答茅鹿门知县》:“鹿门所见于吾者,殆故吾也,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!” |
形容枯槁 | 身体瘦弱;精神萎靡;面色枯黄。枯槁:枯萎;枯干。 | 战国 楚 屈原《渔父》:“颜色憔悴,面容枯槁。” |
枯槁之士 | 枯槁:瘦瘠。指隐居山林的隐士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招士之士兴朝,中民之士荣官,筋力之士矜雅,勇敢之士奋患,兵革之士乐战,枯槁之士宿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