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挑的成语

有关挑的成语

有关挑的成语共收录37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挑拨离间搬弄是非;使别人不团结。挑拨:引起;挑动;离间:隔开、拆散;使人不和睦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9回:“这个姓胡名福,最爱挑拨离间。”
挑牙料唇摇动嘴唇。谓吵嘴,争吵。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二折:“又不是挑牙料唇,只待要寻争觅衅。”
挑大梁承担关键的任务,承担对全局有主要作用的工作。比喻起骨干作用。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19章:“他不再是惹事生非的公子哥,而是个有战略思想,能挑大梁的好汉了。”
嫌肥挑瘦挑肥拣瘦。
挑唇料嘴见“挑牙料唇”。元·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谁与你挑唇料嘴,辨别个谁是谁非。”
琴挑文君挑:挑逗、挑引。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,并表达自己的爱意。亦作“琴心相挑”。
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。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魏月波》:“彼此目挑眉语,心许已久,苦不得间。”
目挑心悦眉眼传情,两心相悦。明·汪道昆《高唐梦》:“说甚么目挑心悦;便教他毛嫱、西子,总非同列。”
挑三检四见“挑三拣四”。金近《穿花裙的狼》:“你这孩子,没有你弟弟乖,挑三检四的。”
挑拨煽惑搬弄是非,煽动闹事。邓小平《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》:“日寇、汉奸、托派之辈,则更利用这些缺点和错误,来进行其挑拨煽惑的阴谋,企图造成民变。”
挑三窝四搬弄是非,挑拔离间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,从不会挑三窝四的。”
挑幺挑六挑剔,找差错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这一点子小崽子,也挑幺挑六,咸嘴淡舌,咬群的骡子似的。”
挑灯拨火搬弄是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