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褒的成语

有关褒的成语

有关褒的成语共收录13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褒衣博带褒、博:形容宽大。着宽袍,系阔带。指古代儒生的装束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隽不疑传》:“佩环玦,褒衣博带,盛服至门上谒。”
不置褒贬置:安放,这里有“加以”之间。褒:褒奖,夸赞,表扬。贬:贬低,指责。不加以表扬或批评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2回:“操尝造花园一所;造成,操往观之,不置褒贬,只取笔于门上一‘活’字而去。”
褒贤遏恶褒:褒奖,称赞;遏:抑止,阻止。赞扬贤良,阻止邪恶。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铭序》:“公之文章,大抵以立宪诫世,褒贤遏恶为用,故议论最长。”
褒衣危冠褒衣:宽大的衣服。危冠:高帽子。古代儒生的装束。指宽袍高帽。唐·韩愈《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》:“献酬有容,歌风雅之古辞,斥夷狄之新声。褒衣危冠,兴兴如此。”
褒衣缓带褒:阔。宽衣大带。指古代儒生的装束《新唐书·刘知畿传》:“博带褒衣,革履高冠。”
褒采一介褒:赞扬;采:采用;一介:微小。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。南朝·齐·谢朓《辞随王子隆饯》:“褒采一介,抽扬小善。”
一字褒贬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。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。晋 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《春秋》虽以一字为褒贬,然皆须数句以成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