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律的成语

有关律的成语

有关律的成语共收录27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千篇一律比喻文章、题材、写法等公式化。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;毫无变化。明 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:“千篇一律,诗道未成,慎勿轻看,最能易人心手。”
方头不律见“方头不劣”。元·郑廷玉《金凤钗》:“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,欺侮一个老年,打扯他跳河。”
五音六律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:定乐器的标准。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予欲闻六律,五声,八音,在治忽;以出纳五言,汝听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
以己律人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。鲁迅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,偏要以己律人,所以天下就多事。”
析律贰端指曲解法律条文,妄生不实端绪,以加重人罪。《汉书 宣帝纪》:“用法或持巧心,析律贰端,深浅不平,增辞释非,以成其罪。”
千年一律犹言千古一律。明·李贽《题孔子像于芝佛院》:“万口一词,不可破也;千年一律,不自知也。”
千古一律谓从来如此。明·李贽《史纲评要·周记·敬王》:“杀子产,谤仲尼,千古一律,何足怪哉?”
一律千篇一律:同样的。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。指文章、题材、写法公式化。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。明·费经虞《雅论》:“用事非诗正体,然景物有限,格调易穷,一律千篇,只供厌饫,欲观人笔力才诣,全在阿堵中。”
东风入律谓春风和畅,律吕调协。常用以称颂盛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