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边的成语

有关边的成语

有关边的成语共收录4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不修边幅修:修饰;边幅:本指布帛的边缘;借指人的仪表、衣着、生活作风。比喻不注意衣着、仪容的整饰。常指不拘小节;生活懒散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肆欲轻言,不修边幅。”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佛教语。意指尘世如同苦海,无边无际,只有悟道,才能获得超脱。亦以比喻罪恶虽重,只要悔改,便有出路。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五十九:“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这里,更何用求?适见道人题壁云:‘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’说得极好。”
无边无垠见“无边无际”。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黄与绿主宰着,无边无垠,坦荡如砥。”
渺无边际渺:邈远的样子。无边无际的样子。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6月25日》:“向机下展望,一望青黄色的草原,渺无边际。”
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,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。”
擦边球擦过边缘的球。比喻刚刚满足条件的事物。
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也泛指恼怒到极点。《五代史平话》:“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,才听得后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。”
助边输财边:边防;输:捐献。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。《汉书·卜式传》:“时汉方事匈奴,式上书,愿输家财半助边。”
不脩边幅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。亦作“不修边幅”。南北朝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肆欲轻言,不脩边幅。”《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》:“不脩边幅,谓人不饰仪容。”
修饰边幅边幅:本指布帛的边缘,比喻人的仪表。修饰整个人的仪表。也比喻修饰表面,无关大局。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天下雄雌未定,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,与图成败,反修饰边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