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桑的成语

有关桑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桑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沧海桑田沧海:大海;桑田:种桑树的地;泛指农田。大海变成农田;农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也作“桑田沧海”;又简称“沧桑”。晋 葛洪《神仙传 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
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,是古代卫国的地方。古指淫风。后也指男女幽会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子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
沧桑之变沧海变桑田的变化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。《续夷坚志》序:“有金元遗山先生,具班马之才,阅沧桑之变,隐居不仕,著述自娱。”
桑户桊枢以桑枝为门,木条为枢。形容居处简陋,家境贫寒。
陵谷沧桑陵:山陵;谷:山谷。丘陵变山谷,山谷变丘陵。比喻世事巨变迁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 吴梅村诗一》:“又自托于前朝遗老,借陵谷沧桑之感,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,其人已无足观。”
郑卫桑间郑卫:春秋时郑、卫二国;桑间:在濮水之上。指淫秽的亡国之音。秦·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郑卫桑间,韶虞武象者,异国之乐也。”
敬恭桑梓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。《诗经 小雅 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
生桑之梦梦见桑树从井中长出。比喻死期将至。晋·陈寿《益都耆旧传》:“何祗梦桑生井中。赵真占曰:‘桑非井中之物,桑字四十八,君寿恐不过此。’祗年四十八而卒。”
桑土之谋喻勤于经营谋划,防患未然。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,有事则议全汤之策。”
桑间之咏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。明·杨循吉《蓬轩吴记》上卷:“其集多桑间之咏,不足传也。”
濮上桑间指男女幽会的场所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回:“岂不闻瓜田李下,君子不居,濮上桑间,诗人所刺!”
桑榆末景同“桑榆暮景”。清·顾炎武《与李霖瞻书》:“桑榆末景,或可回三舍之戈。”
桑榆暮影桑榆;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。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,指傍晚。比喻垂老之年。《书言故事·耆老类》:“年老云桑榆暮影。”
桑户棬枢以桑枝为门,木条为枢。形容居处简陋,家境贫寒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目夫苏秦,特穷巷掘门、桑户棬枢之士耳。”
桑中生李桑树上长李树。比喻少见多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