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跋的成语

有关跋的成语

有关跋的成语共收录26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。《诗 豳风 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
进退狼跋跋:踩,踏。比喻陷于困境,进退两难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法正传》:“当斯之时,进退狼跋。”
进退跋疐犹言进退两难。《诗经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
跋前踕后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进退两难。元 辛文房《唐才子传 罗邺》:“而跋前踕后,绝域无聊,独奈其命薄何?”一本作“跋前疐后”。
跋扈飞扬指骄横放肆。宋 王安石《辞拜相表》:“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,而未免流离饿莩;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,而犹能跋扈飞扬。”
跋扈自恣形容为所欲为,无所忌惮。《明史 外国传九 朵颜》:“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,东勾土蛮,西结婚白洪大,以扰诸边。”
前跋后疐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毛传:“跋,躐;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进则躐其胡,退则疐其尾,进退有难。”后以“前跋后疐”喻进退两难。宋·司马光《言医官札子》:“今闻诊御脉者,常以十数,工拙相杂,是非混淆,发言进药,更相倚仗,前跋后疐,左瞻右顾。”
豪横跋扈跋扈:专横暴戾。横行凶暴,为非作歹,专横暴虐。唐·郑处海《明皇杂录·李遐周》:“禄山豪横跋扈,远近忧之,而上意未寤,一日遐周隐去,不知所之。”
跋前疐后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进退两难。宋 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直情径行,视毁誉如风而不恤;跋前疐后,方进退惟谷以堪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