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粉的成语
有关粉的成语
有关粉的成语共收录60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蝶粉蜂黄 |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 清 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》:“粉墨登场,所费不赀。致滋喧杂之烦,殊乏恬适之趣。” |
涂脂抹粉 | 搽胭脂抹粉。指妇女梳妆打扮。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;企图掩人耳目。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4卷:“其妻涂脂抹粉,惯卖风情,挑逗那富家郎君。” |
粉面油头 | 脸上扑粉,头上抹油。形容女子的化妆。 | 元·钟嗣成《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·四景》:“皓齿明眸,粉面油头,点花牌,行酒令。” |
齑身粉骨 | 齑:碎。指粉身碎骨。 | 明 王守仁《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》:“臣世受国恩,齑身粉骨,亦无以报。” |
朱颜粉面 | 粉:白色。红颜白面,指涂脂抹粉的女子。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八义记·驸马赏灯>》:“金鼎热风脑龙肝,花烛映朱颜粉面。” |
油头粉面 | 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。 | 元 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二折:“俺这粉面油头,便是非灾横祸;画阁兰堂,便是地网天罗。” |
粉饰门面 | 粉饰:打扮,装饰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 | 周恩来《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——新专制主义》:“各级参议会、新县制等,都是粉饰门面的欺人摆设。” |
粉骨糜躯 | 犹粉身碎骨。 | 唐 王维《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》:“臣纵粉骨糜躯,不报万分之一。”唐 颜真卿《谢户部侍郎表》:“粉骨糜躯,罔知攸答。” |
调朱弄粉 | 调弄脂粉,打扮妆饰。 | 宋·朱淑真《恨别》诗:“调朱弄粉总无心,瘦觉宽馀缠臂金。” |
弄粉调朱 | ①谓以脂粉饰容。②喻雕琢辞藻。 | 宋·周邦彦《丹凤吟》词:“弄粉调朱柔素手,问何时重握。” |
红粉青蛾 | 红粉:古代化妆的红色粉;青蛾:青色的娥眉。比喻美女。 | 唐·杜审言《戏赠赵使君美人》诗:“红粉青蛾映楚云,桃花马上石榴裙。” |
朱唇粉面 | 形容女子貌美。亦指美女。 |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归奴》:“绣屏前品竹弹丝,摆列的是朱唇粉面。” |
搓粉团朱 | 搓:手相摩;团:以手团弄;朱:朱红。隐喻男女欢爱。 | 明·朱权《卓文君》第二折:“窃玉偷香,裁冰剪雪,搓粉团朱。” |
涂脂傅粉 | 脂:胭脂;傅粉:擦粉。搽胭脂抹粉。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。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》:“某公穴窗纸窥之,则涂脂傅粉,钗钏衫裙,一一整饬。” |
粉妆玉砌 | 用白粉装饰;用白玉砌成。形容雪景;也形容女子皮肤白嫩。 | 《第一场雪》:“山川、河流、树木、房屋,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,万里江山,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。” |
粉妆银砌 | 妆:装饰;砌:堆砌。形容女子妆饰白皙、漂亮或白色晶莹透亮的景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0回:“贾母笑着,挽着凤姐的手,仍上了轿,带着众人说笑,出了夹道东门,四面粉妆银砌。” |
施朱傅粉 | 施:加;朱:朱红;傅:通“敷”,抹。搽粉点胭脂 | 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贾耽》:“其尼施朱傅粉,冶容艳佚,如倡人之妇,其内吸殷红,下饰亦红,二尼悉然。” |
施丹傅粉 | 施:加;丹:朱;傅:通“敷”,抹。搽粉点胭脂 | 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一折:“更胜似施丹傅粉,果然是万花中惟此特尊。” |
六朝脂粉 | 六朝:建都于建康(南京)的三国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六个朝代;脂粉:胭脂。形容繁华绮丽。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。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赏月遇恶》:“且乐平生,尘寰事,六朝脂粉飞灰冷。” |
匀脂抹粉 | 犹涂脂抹粉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三回:“每到春三二月天气,那些姊妹们都匀脂抹粉,站在前门花柳之下,彼此邀伴顽耍。” |
粉墙朱户 | 粉:涂饰;朱:红色。白粉墙砖红漆大门。指富贵人家。 |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汉史》:“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,只见粉墙朱户,画阁琼楼。” |
粉面朱唇 | 白面红唇。有时形容面颜姣美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说着,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,较宝玉略瘦些,眉清目秀,粉面朱唇,身材俊俏,举止风流,似在宝玉之上。” |
灰身粉骨 | 犹言粉身碎骨。 | 唐·王勃《上百里昌言书》:“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,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