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桂的成语
有关桂的成语
有关桂的成语共收录41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蟾宫折桂 | 蟾宫:月宫。攀折月宫桂花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。 | 《晋书 郤诜传》:“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如何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封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 |
米珠薪桂 | 米贵得象珍珠,柴贵得象桂木。形容物价昂贵,人民生活极其困难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粮贵于玉,薪贵于桂。” |
桂林杏苑 | 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,考中称折桂;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,考中称探杏。因以“桂林杏苑”指乡试、会试。 |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桂林杏苑,空成魂梦之游;虎斗龙争,又见战征之事。” |
桂酒椒浆 | 泛指美酒。 | 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王逸注:“桂酒,切桂置酒中也;椒浆,以椒置浆中也。言己供待弥敬,乃以惠草蒸肴,芳兰为藉,进桂酒椒浆,以备五味也。” |
食玉炊桂 | 食品贵如油,燃料贵如桂。比喻物价昂贵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” |
月中折桂 |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。比喻科举及第。 | 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五出:“但愿此去,名标金榜,折取月中桂。” |
桂林一枝,昆山片玉 | 昆山:昆冈,古代产玉的地方。桂花林中的一枝花,昆山中的一块玉。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。 | 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累迁雍州刺史。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 |
桂子兰孙 | 对人子孙的美称。 |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·就婚》:“作夫妻天长地远,还愿取桂子兰孙满玉田。” |
桂宫柏寝 | 桂宫:汉代宫名,借指豪华宫殿;寝:内堂,卧室。指壮丽的宫室。 | 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词》:“桂宫柏寝拟天居,朱爵文窗搯韬碧疏。” |
兰薰桂馥 | 原比喻恩泽长留,历久不衰。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。 | 唐 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常山王之玉润金声,博望侯之兰薰桂馥,羽仪百代。” |
双桂联芳 |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。 | 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衣锦还乡》:“且喜双桂联芳,已遂凌云之志。” |
桂薪玉粒 | 指柴米昂贵。 | 典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原闻其说。对曰:楚国之食贵於玉,薪贵於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 |
玉粒桂薪 | 米如玉,薪如桂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。 | 宋·王禹偁《陈情表》:“望云就日,非无恋阙之心;玉粒桂薪,未有住京之计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三·高丽》:“緼袍短褐,玉粒桂薪,堪忧食贫,若为卒岁。” |
蟾宫扳桂 | 蟾宫:指月宫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试及第。 | 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乡荐荣欢》:“蟾宫扳桂折高枝,书香还有继,天道岂无知。” |
桂子飘香 | 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,散发馨香。 | 唐 宋之问《灵隐寺》诗: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” |
桂玉之地 | 指京师。 | 宋·戴埴《鼠璞·桂玉》:“马存字长游,谓子游京师,薪如束桂,米如裹玉,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。” |
兰熏桂馥 | 比喻恩泽长留,历久不衰。 | 唐 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常山王之玉润金声,博望侯之兰熏桂馥,羽仪百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