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爪的成语

有关爪的成语

有关爪的成语共收录35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一鳞半爪鳞:鱼类的鳞片。爪:鸟兽的脚趾。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;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。唐 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 苏涣》:“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,上广州李帅,其文意长于讽刺,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。”
爪牙之将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1卷:“爪牙之将,用不拘资。”
鸿爪留泥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·查慎行《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》诗之二:“依稀宣北坊西角,鸿爪留泥我亦曾。”自注:“癸酉夏秋间,余寓居此巷。”
飞鸿雪爪见“飞鸿印雪”。清·陈维崧《风入松·纳凉》词:“浮世飞鸿雪爪,故山乱叶茅庵。”
官不威,爪牙威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少不得官不威,爪牙威,做都管,做大叔,走头贴,打驿吏,欺估客,诈乡民,总是这一干人丁。”
犬牙鹰爪喻善攫取的手段。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征利》:“我这生财妙手,从来会抓,岂仗你犬牙鹰爪,才能做家。”
雪泥鸿爪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。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。鸿:鸿雁。宋 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诗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”
官不威,牙爪威牙爪:爪牙,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俺也是文齐福不齐,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。”
片鳞半爪喻事物的极小部分。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·孙宜》:“余观其诗,剽拟字句,了无意味,求杜之片鳞半爪不可得。”
雕心鹰爪比喻心肠残忍,手段毒辣。元·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第三折:“他待使些雕心鹰爪,安排下龙韬虎略。”
雕心雁爪比喻心狠手辣。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楔子:“为人雕心雁爪,做事欺大压小。”
雪中鸿爪同“雪泥鸿爪”。清·陈维菘《水调歌头·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》词:“万象雪中鸿爪,一过已忘情。”
矜牙舞爪矜:通“兢”,动。形容狰狞凶猛。明·刘基《题群龙图》:“峡外六龙狞以凶,矜牙舞爪趹战攻。”
修鳞养爪喻保养、积蓄战斗力。邹鲁《浙江光复》:“处州党员极多,因该处崇山峻岭,可为修鳞养爪之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