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狂的成语

有关狂的成语

有关狂的成语共收录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二回:“宋江听得,慌忙过来看时,却是‘九纹龙’史进,‘没遮拦’穆弘,在阁子内吃得大醉,口出狂言。”
狂风恶浪恶浪:凶猛的浪头。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、危急。也比喻敌人险恶的破坏活动。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一章:“对敌斗争,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,你怕它,不行。”
肆言如狂狂:疯狂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宣和七年正月望夜,京师太一宫张灯,观者塞道。二人坠于池,宫率急拯之,不肯上,肆言如狂。”
狂朋恠友见“狂朋怪侣”。
狂轰滥炸指疯狂地轰炸。李若冰《瓦窑堡啊,一盏不灭的灯》:“天上飞机狂轰滥炸,地上发动武装大游行。”
惊喜若狂若:好像;狂:发狂。既惊且喜;神态失常;像发了狂似的。形容惊喜到了极点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护军女》:“少年得其应答,惊喜若狂。”
浪蝶狂蜂轻狂的蜂蝶。比喻轻狂的男子。明 梁辰鱼《浣纱记 效颦》:“风景晴和,翩翩浪蝶狂蜂,阵阵游丝飞絮。”
狂涛巨浪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。同“狂涛骇浪”。巴金《废园外 长夜》“先前那里面有的是狂涛巨浪,现在却是一阵炙骨熬心的烈火。”
狂风大作刮大风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9回:“初时穿林透树,次后走石飞砂,须臾白浪掀天,顷刻黑云覆地,红日无光,狂风大作。”
狂吟老监狂:纵情放荡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外号。借指狂放的诗人。宋·周密《一萼红·登蓬莱阁有感》词:“为唤狂吟老监,共赋销忧。”
狂瞽之说狂:轻狂;瞽:盲目。愚妄无知的言论。《南史·虞寄传》:“使得尽狂瞽之说,披肝胆之诚。”
狂蜂浪蝶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。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紫燕黄莺,绿柳丛中寻对偶;狂蜂浪蝶,夭桃队里觅相知。”
狂悖无道狂悖:狂妄背理。狂妄猖獗,蛮不讲理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五行志中》:“汉大臣征贺为嗣,即位,狂悖无道。”
裘马清狂指生活富裕,放逸不羁。唐 杜甫《壮游》诗:“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清狂。”
狂风巨浪猛烈的风,巨大的浪。指来势迅猛或同时有强劲冲击力的变化。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17章:“打鱼的人要经得起狂风巨浪,打猎的人不怕虎豹豺狼。”
狂歌痛饮狂:越出常度;痛:痛快,尽情。欢畅饮酒,纵情唱歌。形容喜悦的心情。金·元好问《摸鱼儿》:“千秋万古,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