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揭的成语

有关揭的成语

有关揭的成语共收录16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揭竿而起揭:举;竿:竹竿;指旗帜。揭竿为旗;奋起反抗。泛指人民起义。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,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揭竿四起揭:举;竿:竹竿,指旗帜。举起竹竿当旗帜。借指武装起义。李大钊《国情》:“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,必以省刑罚、薄税敛为戒,其民始相安于无事,否则揭竿四起矣。”
斩竿揭木犹言斩木揭竿。清·褚人获《坚瓠补集·关社引》:“维兹六月,忽有斩竿揭木之事。”
揭债还债揭:举;揭债:借债。用借债的办法还债,亏空会始终存在。形容于事无补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0回:“那才是揭债还债,窟窿常在。”
横刀揭斧持刀执斧。范文澜、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:“据说,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,两个人保卫,‘横刀揭斧,叫呼踊跃’。”
揭箧担囊盗窃箱笼等财物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胠箧》:“然而巨盗至,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。”
揭人之短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,公之于众。
揭地掀天指翻天覆地。清 蒋涟《<于忠肃公集>序》:“公乃以一身支柱其间,扶危定倾,使揭地掀天之日,为苞桑磐石之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