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愿的成语

有关愿的成语

有关愿的成语共收录33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。《武王伐纣平话》下卷:“姜尚因命守时,直钩钓渭水之鱼,不用香饵之食,离水面三尺,尚自言曰:‘负命者上钓来!’”
自觉自愿自己觉悟而愿意。周而复《白求恩大夫》:“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,纯粹出于自觉自愿,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。”
愿受长缨长缨:长绳子,比喻革命力量。比喻愿为国家效力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”
言不愿行
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太公:指周初的吕尚,即姜子牙。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。《武王伐纣平话》下卷:“姜尚因命守时,直钩钓渭水之鱼,不用香饵之食,离水面三尺,尚自言曰:‘负命者上钩来!’”
两相情愿两方面都愿意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五回:“太公,你也是个痴汉,既然不两相情愿,如何招赘做个女婿。”
弘誓大愿弘:大;誓:诺言。很大的决心和愿望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2回:“我已发了弘誓大愿,不取真经,永堕沉沦地狱。”
赌誓发愿犹言赌咒发誓。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。《石点头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江湖上客商,赌誓发愿便说:‘若有欺心,必定遭遇吾剥皮。’”
负鼎之愿鼎:古代立国的重器。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。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七卷:“伊尹故有莘氏僮也,负鼎操俎调五味,而立为相,其遇汤也。”
两情两愿指双方都愿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