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就的成语

有关就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就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从俗就简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简易。宋 周辉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,必旋检本,模仿笔画,从俗就简。
将机就机指随机行事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4回:“那段氏刁顽,如或不允这头亲事,设或有个破绽,为害不浅。只得将机就机罢。”
去危就安离开危险,达到平安。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去危就安,今归正朔;转祸为福,已脱罗网。”
随方就圆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;待人随和而不固执。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二折:“好使的钱,你好随的方就的圆,可又分的愚别的贤。”
听见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,就当要下雨了。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五回:“他们做都老爷的,听见风就是雨,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,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。”
按步就班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。参见“按部就班”。语出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案部,考辞就班。”
高低不就就:成。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不屑迁就。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因此高低不就,把女儿直挨到一十八岁,尚未许人。”
草创未就草创:开始创办或创立;就:完成。刚开始做,尚未完成。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草创未就,会遭此祸,惜其不成,以就极刑而无愠色。”
俯首就擒低头受擒拿。
陈力就列陈力:贡献才力;就:担任;列:官职、职位。能贡献才力,担任相应的官职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周任有言曰:‘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”
就地正法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5回:“因为案情重大,并且是积案累累的,就办了一个就地正法。”
骈首就僇同“骈首就戮”。
见缝就钻比喻到处钻营或利用各种空子。
偎干就湿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。谓幼儿溺床,母亲宁可以身就湿,使小儿卧处常干。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且休说怀耽十月,只从小偎干就湿,几口气抬举他偌大,便恰似燕子衔食。”
慷慨就义慷慨:意气昂扬。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明 朱鼎《玉镜台记 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
高不辏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所以高不辏低不就,那些做工媒的见这两个老人家难理会,也有好些不耐火烦,所以亲事越迟了。”
就棍打腿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0回:“听他之言,语内有因,他别与都堂有甚么拉拢罢,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?”
束手就困谓无法摆脱困境。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地部一》:“然当群雄奸命之时,烽烟四起,运道梗绝,惟有束手就困耳。”
弃短就长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。东汉·孔融《肉刑议》:“胡明德之君,远度深惟,弃短就长,不苟革其政也。”
就虚避实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找敌人的弱点进攻。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。《孙子 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
下笔便就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《北史·魏收传》:“诏试收为封禅书,收下笔便就不立稿。”
束手就殪同“束手待毙”。《明史·黄得功传》:“主逃将溃,无所一用其力,束手就殪,与国俱亡而已。”
策名就列书名于策,就位朝班。意指做官。《旧唐书 太宗纪上》:“然情存今古,世踵浇季,而策名就列,或乖大礼。”
甄烦就简甄:鉴别。甄别繁冗的,采用简便的。《魏书·范绍传》:“绍量功节用,甄烦就简,凡有赐给。”
降尊临卑,屈高就下降:降低;临:面临;卑:低微。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的人交往元·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二折:“多谢也降尊临卑,屈高就下。”
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,意即辞去原职。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11章:“所以想贤侄还是另谋高就为好,不知意下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