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枪的成语

有关枪的成语

有关枪的成语共收录46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神枪手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。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4回:“二来见萧王妃击死李守义,已呼他作神枪手女将军。”
临阵磨枪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。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0回:“‘临阵磨枪’也不中用!有这会子着急,天天写写念念,有多少完不了的?”
耍花枪武术中的欺骗对手的假动作。比喻卖弄小聪明的欺骗行为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:“明明是原棉问题,你还有另外一个看法,想耍什么花枪?”
夹枪带棒指言语中暗藏讽刺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一回:“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。又不像是恼我,又不像是恼二爷,夹枪带棒,终久是个什么主意?”
夹枪带棍形容说话带刺,并牵涉旁人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!又不像是恼我,又不像是恼二爷,夹枪带棍,终久是个甚么主意?”
鸟枪换砲比喻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。砲,同“炮”。
单枪独马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。清 蘧园《负曝闲谈》第二回:“他横竖是单枪独马,一无牵挂,当下由杭赴苏,寻找了那位帮带。”
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。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。宋 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 汝州南院和尚》:“问:‘匹马单枪来时如何?’师曰:‘待我斫棒。’”
舞枪弄棒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,借指习武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2回:“试看全伙里舞枪弄棒的书生,犹胜满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。”
枪烟炮雨形容激烈的争战。《辛亥革命·安徽光复记》:“北皖以处于南北战争必趋之地,故凤颖二府属地仍在枪烟炮雨之中。”
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。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。清·无名氏《木兰从军·陷阵》:“来见这,枪林刀树,杀人如麻。”
持枪实弹持:握。手握钢枪,子弹上膛。形容全副武装,准备战斗。邹韬奋《抗战以后·笔杆暴动》:“我们的门口……以及后门,都有好几位持枪实弹的武装同志防守着。”
枪声刀影指激烈厮杀的场面。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三章:“梁建带着家破人亡的仇恨,带着年青人烫热的心,和战友驰骋在华北平原上的浓烟大火中,枪声刀影里。”
使枪弄棒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,借指习武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因他会写诸家字体,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。又会使枪弄棒,舞剑抡刀。”
舌剑唇枪舌如剑,唇象枪。形容争辩激烈,言词锋利,针锋相对,各不相让。元 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平日之间,别无甚么买卖,全凭着舌剑唇枪,说嘴儿哄人的钱使。”
弹雨枪林弹下如雨,枪立如林。形容战斗剧烈。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·拒敌》:“且划策,弹雨枪林,木坏山隤,江城付动灰。”
杀回马枪比喻出其不意的回头一击。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八章:“七连给他来了这么个回马枪,他却委实恼怒了。”
磨刀擦枪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。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红枪会的人个个赤膊卷腿,磨刀擦枪,横眉瞪眼地注视着马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