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循的成语

有关循的成语

有关循的成语共收录37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因循守旧因循:沿袭;照老一套不改变;守旧:死守旧的一套;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。指思想保守;不解放;缺乏创新精神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序》:“光因循守职,无所改作。”
苟且因循苟且:只图目前,得过且过;因循:拖沓,疲沓。沿袭旧的,敷衍应付,得过且过,不求进取。宋·王安石《让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臣愿陛下鉴汉、唐、五代之所以乱亡,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,明诏大臣,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。”
循途守辙见“循涂守辙”。明·归有光《与周子和大参》:“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,殊不可解。”
循道不违循:依照;违:违背。遵循道德规范而不违背。唐·韩愈《河南府法曹参军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》:“循道不违,厥声弥劭。”
循环无端①往复回旋,没有终始。②形容反复进行,没完没了。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势》:“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端,孰能穷之?”
因循敷衍沿袭旧的,敷衍应付。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8章:“炮兵营营长杨某,好像染有嗜好,整天萎靡不振,因此办事也提不起精神,只是因循敷衍。”
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;使得名实相符。循:依着;责:求。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定法》:“术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责实。”
循名校实循:依照;校:查对。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。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皆功行相参,循名校实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”
循名考实循:依照;责:要求。按其名而求其实,要求名实相符。亦作循名责实。三国 魏 傅嘏《难刘劭考课法论》:“夫建官均职,清理民物,所以务本也,循名考实,纠励成规,所以治末也。”
止循资序止:只,仅;循:顺着,引申为沿袭,依照;资序:论资排辈。指只靠资历。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》第五卷:“若专引知识,则嫌于私;若止循资序,未必皆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