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母的成语
有关母的成语
有关母的成语共收录43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哀哀父母 | 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 | 《诗经 小雅 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 |
顽父嚚母 | 指愚顽暴虐的家长。 | 《尚书 尧典》:“父顽,母嚚,象傲。” |
棘刺母猴 | 棘:多刺的植物。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。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。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,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。” |
父母恩勤 |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。 | 《诗经 豳风 鸱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” |
木公金母 |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后用于祝寿,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。 | 宋·张元干《瑞鹤仙·寿》词:“对木公金母,子孙三世,妇姑为寿满酌。” |
漂母进饭 | 漂母: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。指施恩而不望报答。 | 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鲁姑弃子,以却三军之众;漂母进饭,没受千金之恩。” |
失败为成功之母 |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最后取得胜利。 | |
母仪之德 | 母仪:作为母亲的典范。母亲的品德。泛指妇女的品德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郭皇后纪》:“好礼节俭,有母仪之德。” |
金母木公 | 金:五行之一,西方属金;木:五行之一,东方属木。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。 | 清·闲斋老人《儒林外史·序》:“所云意马心猿,金母木公《西游记》中作‘金公’、‘木母’,比喻孙悟空和猪八戒。” |
失败乃成功之母 |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最后取得胜利。 | |
升堂拜母 | 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宫室的前屋。拜见对方的母亲。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。 | 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坚子策,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” |
父母之邦 | 指祖国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