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舟的成语

有关舟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舟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。比喻众叛亲离。清·黄遵宪《由轮舟抵天津作》诗:“敌国通舟今日事,太仓稊米自家身。”
舟车劳顿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钱钟书《围城》第二章:“那两位记者都说:‘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,明天早晨到府聆教。’”
吞舟是漏本谓大鱼漏网,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。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:“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。”
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犀舟径楫犀:坚固;楫:船桨。坚固的船,坚硬的桨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虽有犀舟径楫,犹人涉卬否,有须是也。”
济河焚舟济:渡过;焚:烧。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。形容断绝退路;准备决一死战。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三年》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。”
白鱼入舟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。《尚书大传》第三卷:“八百诸侯俱至孟津,白鱼入舟。”
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载:承载;覆:倾覆。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,事物有利有害。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故喻君为舟,喻人为水,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,舟即君道,水即人情,舟顺水之道则浮,违则没。”
宰相肚里行舟船宰相:丞相。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常言道:‘将军额上跑下马,宰相肚里行舟船。’你这样气量窄,将来如何独当一面,肩挑五岳,胸罗百川,统帅百万大军!”
破釜焚舟犹破釜沉舟。语本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,焚舟破釜,若驱群羊。”语出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,焚舟破釜,若驱群羊。”
同舟共命比喻命运相同,利害一致。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二回:“占光又催着道:‘我们此刻,统共一十四个人,真正同舟共命,务求大家想个法子,脱了干系才好。’”
盐梅舟楫盐和梅调和,舟和楫配合。比喻辅佐的贤臣。元柯丹邱《荆钗记 春科》:“际风云,盐梅舟楫,一德务臣君。”
白鱼登舟为殷亡周兴之兆。同“白鱼入舟”。《汉书 终军传》:“盖六鶂退飞,逆也;白鱼登舟,顺也。”颜师古注引臣瓒曰:“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,象征而必获,故曰顺也。”
毁舟为杕杕,通“舵”。将船改成舵。毁大物为小物,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。《淮南子 说林训》:“心所说,毁舟为杕;心所欲,毁钟为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