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卧的成语

有关卧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卧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盘龙卧虎盘;盘旋;屈曲。盘屈的龙;卧居的虎。常比喻隐藏的人才。
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。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…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卧榻岂容鼾睡不能让别人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呼呼大睡。比喻不能让别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凤仙》:“心知其狐,亦不恐,入而叱曰:‘卧榻岂容鼾睡!’”
雨卧风餐风口处吃饭,雨地里住宿。形容生活飘泊不定。唐 杜甫《舟中》诗:“风餐江柳下,雨卧驿楼边。”
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,生活安闲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。”
坐卧不宁同“坐卧不安”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各事冗杂,亦难尽述,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,坐卧不宁。”
卧旗息鼓息鼓:停止敲鼓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:“亮意气自若,敕军中皆卧旗息鼓,不得妄出庵幔,又令大开四城门,扫地却酒。”
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。宋·杨亿《谈苑》:“不须多言,江南有何罪,但天下一家,卧榻之侧,岂可许他人鼾睡。”
睡卧不宁睡:睡觉。卧:躺下,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。形容心绪烦乱,不能安定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几日睡卧不宁,饮食少进,给假在驿亭中将息。”
扳辕卧辙扳:通“攀”;辙:车迹。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挡车。指挽留眷恋好官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遂解官东归,百姓闻知,扳辕卧辙而留,泣声震地。”
坚卧烟霞卧:躺下;烟霞:指山林间的烟云。形容隐士的悠闲生活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小弟坚卧烟霞,静听好音。”
卧床不起病卧床上,不能起来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吴主孙休,闻司马炎已篡魏,知其必将伐吴,忧虑成疾,卧床不起。”
行动坐卧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。浩然《艳阳天》第52章:“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,还不明白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