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规的成语

有关规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规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墨守成规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故称善守为“墨守”;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;成规:现成地规矩、制度。固执守旧;死报着老规矩不放;不思改革进取。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。”
体规画圆犹言依样画葫芦。谓墨守成规,一味模仿。宋·宋祁《宋景文公笔记·释俗》:“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。”
大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巧:灵巧。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,不能使人心灵手巧。指必须要主观努力,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规矩绳墨规矩:画圆、方的工具;绳墨:量平直的工具。指应当遵守的标准、法则。《管子 七臣七主》:“法律政令者,吏民规矩绳墨。”
公规密谏谓多方劝谏。公,公开;密,私下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:“时太子未定,而临菑侯植有宠,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规言矩步比喻言行谨慎,合乎法度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曩以汝为古君子,故任汝放诞,未敢侮汝。汝近乃作负心事,知从前规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,今不复畏汝矣。”
因袭陈规沿用老规章。因袭:继续使用。陈规:过时了的规章制度。
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。老舍《鼓书艺人》十七:“要是我们不抗战,今天早已经亡国了。陈规陋习也一样,你不跟它斗,它就会压垮你。”
拟规画圆按照圆规画圆形。比喻照老规矩办事,不知道变通。
规旋矩折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。汉·蔡邕《隶势》:“或长邪角趣,或规旋矩折,修短相副,异体同势。”
橛守成规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。黄人《<清文汇>序》:“然则操斯文进退去取之枋者,其犹横分区域,橛守成规。”
规重矩迭谓合乎规矩法度。
迭矩重规规与规相重,矩矩与相迭,度数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复。《三国志 蜀书 郄正传》:“君臣协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动若重规,静若迭矩。”
固守成规成规:现成的规矩、制度。指思想固执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放,不思改革进取。邓小平《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》:“我们过去固守成规,关起门来搞建设,搞了好多年,导致的结果不好。”
高曾规矩高曾:祖先;规矩:规则,礼法。指祖先的成法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商修族世之所鬻,工用高曾之规矩。”
重规叠矩规与规相重,矩与矩相迭。指前后相合,重叠的规矩与制度。比喻因袭、重复。《晋书·周访传赞》:“曰子曰孙,重规叠矩。”
折矩周规犹循规蹈矩。谓举止合乎法度。清·沈涛《交翠轩笔记》卷二:“左珩右佩,折矩周规,绝无名流儇薄之习。”
应规蹈矩蹈:踩;规、矩: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指拘守旧礼仪与法度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:“齐之以礼,相趋帝庭,应规蹈矩,玉色金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