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肆的成语

有关肆的成语

有关肆的成语共收录39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三国·魏·王肃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”
直而不肆直:平直;肆:放肆。指耿直而不放肆。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58章:“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”
肆言如狂狂:疯狂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宣和七年正月望夜,京师太一宫张灯,观者塞道。二人坠于池,宫率急拯之,不肯上,肆言如狂。”
目动言肆谓神色不安,语调失常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”
肆言无惮惮:怕,畏惧。毫无顾忌地胡说。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:“子仁盖女真之能文者,故敢肆言无惮如此。”
汪洋自肆汪洋:形容文章气势浑厚,义理深广。肆:放纵。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,豪放自如。唐 柳宗元《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凡为文,去藻饰之华靡,汪洋自肆,以适己为用。”
大肆宣传极力宣传使大家知道。张平《抉择》:“他以前也看过这一类的报道,好像还有什么报纸和电视把这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肆宣传。”
肆意妄行肆意:任意。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。《五代史演义·自序》:“其狡且羯者,挟诈力以欺凌人世,一或得志,则肆意妄行。”
大肆咆哮大肆:毫无顾忌;咆哮:愤怒叫喊。指愤怒地大喊大叫。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四章:“败报传到英国,政府党报纸大肆咆哮,‘一致要求实行充分的报复’。”
轻言肆口说话轻率、放肆。《旧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,侮弄朝臣,攻其门户,乃至狼狈。”
肆意横行肆意:任意残杀或迫害。横行:仗势作恶,蛮横凶暴。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。亦作“肆虐横行”。宋 欧阳修《再论置兵御贼札子》:“数千里内,杀人放火,肆意横行,入州入县,如入无人之境。”
肆行无忌肆:放肆。忌:顾忌。任意胡作非为,一点顾忌没有。《明史·石亨传》:“因劾亨招权纳赇,肆行无忌,与术士邹叔彝等私讲天文,妄谈休咎,宜置重典。”
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。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慕贤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自芳也;与恶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自臭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