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纸的成语

有关纸的成语

有关纸的成语共收录51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纸上谈兵在纸上谈论用兵(兵:打仗;用兵)。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,只说而不去实行。”
断幅残纸断:残;幅:指小笺。指残留或不相联属的写有诗文的小笺。《宣和书谱·行书·吴通玄》:“至于文稿,断幅残纸人争传之。”
片纸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;也指简短的书信。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5卷:“得其片纸只字者,重如拱璧。”
都中纸贵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,广为流传。唐 元稹《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》:“都中纸贵流传后,海外金填姓字时。”
纸短情长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。形容情意深长。徐枕亚《玉梨魂》第八章:“言尽于此,愿君之勿忘也。芳兰两种,割爱相赠,此花尚非俗品,一名小荷,一名一品,病中得此,足慰岑寂,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。临颖神驰,书不成字,纸短情长,伏惟珍重。”
秀才人情纸半张秀才:指儒生;人情:情面,情意。秀才多以诗文、书画赠人,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。比喻菲薄的礼物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。”
世情如纸世情:世态人情。社会上人情像纸一样薄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世情如纸,只有锦上添花,谁肯雪中送炭。”
笔墨纸砚指书写工具。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6回:“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,大家做诗。”
钻研故纸故纸:指文籍,古书。讽刺脱离实际,一味读古书的人。清·张岱《讨蠹鱼檄》:“钻研故纸,信煮字真可疗饥。”
官情纸薄官场上的人情像纸一样薄。指官场尔虞我诈,人情淡薄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把当时贫交看不在眼里,放不在心上,全无一毫照顾周恤之意,淡淡相看,用不着他一分气力。真叫得‘官情纸薄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