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童的成语

有关童的成语

有关童的成语共收录3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瘦童羸马羸:瘦弱。体弱的儿童,瘦弱的马匹。比喻力量单薄。《南齐书·伍乔传》:“诗词寒苦,每有瘦童羸马之叹。”
童山濯濯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
濯濯童山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
黄童白颠见“黄童白叟”。明·袁宏道《邑钱侯直指疏荐序》:“夫今之黄童白颠,犹昔氓也。”
童男童女未婚的少男少女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使人仍赍童男童女,入海求之。”
童言无忌忌:忌讳。儿童讲话诚实,纵出不吉之言,无须见怪。讥人说话幼稚可笑。巴金《家》:“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,便写了‘童言无忌,大吉大利’的红纸条,拿出来贴在门柱上。”
童叟无欺童:未成年的孩子;叟:年老的男人;欺:蒙骗。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。指买卖公平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回:“但不知可有‘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’的字样没有?”
玉女金童道教语,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。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左壁厢天丁力士,参随着太乙真君;右势下玉女金童,簇捧定紫微大帝。”
山童石烂谓山无草木,石头腐烂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。宋·刘昌诗《芦浦笔记·欢会誓》:“山童石烂,言则可诞;山崇石坚,此言不愆。”
五尺童子同“五尺之童”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五尺童子,方将调饴胶丝,加之乎四仞之上,而下为蝼蚁食也。”
狎雉驯童汉鲁恭宰中牟,以德化民。时郡国螟蝗伤稼,独不入其境;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,童子仁而不捕。事见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。后因以“狎雉驯童”誉人政绩。汉鲁恭宰中牟,以德化民。时郡国螟蝗伤稼,独不入其境;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,童子仁而不捕。事见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