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休的成语

有关休的成语

有关休的成语共收录56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欲说还休休:停止。想说又停下来不说。宋·辛弃疾《丑奴儿》词:“如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”
语不惊人死不休语:言语。形容作诗或写文章极力追求寻觅惊人的佳句。唐·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;减轻人民负担;安定生活;恢复元气。生息:人口繁殖。唐 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高宗、中、睿,休养生息,至于玄宗,受报收功。”
不到乌江不肯休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世上死生皆为利,不到乌江不肯休。”
一不做,二不休原意是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唐 赵元一《奉天录》第四卷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
遗德休烈见“遗德馀烈”。宋·王珪《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》:“朕蒙遗德休烈,既已布泽四海之遐,矧定策禁中,以安社稷,褒功赋爵,庸敢后乎!”
休戚与共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。休:福;欢乐;戚:忧愁。形容关系密切;同甘共苦。明 瞿共美《天南逸史》:“臣与皇上患难相随,休戚与共,愿自不同于诸臣,一切大政自得与闻。”
潜休隐德隐藏美德。明·方孝孺《宋氏为善堂记》:“而推荣二代,潜休隐德,见称于圣主,而大白于四方。”
案甲休兵指停止战事,休养士卒。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,镇赵抚其孤。”
无尽无休没完没了(含有厌恶的意思)。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终于沉闷地听着远处的更锣声、风声、树叶声,和偶尔才肯留心到的身旁思懿的无尽无休的言语。”
绍休圣绪绍:继续,接续;休:美;绪:前人未完成的功业。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兴廉举孝,庶几成风,绍休圣绪。”
闲话休题,书归正传题:通“提”,提说。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,还是回到正题上来。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‘闲话休题,书归正传’这一句套话里,取出‘正传’两个字来,作为名目。”
同休共戚亦作“同休等戚”。①谓同欢乐共忧患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②偏指共患难。《周书·尉迟迥传》:“吾居将相与国舅甥,同休共戚,义由一体。”
遗休馀烈见“遗芳馀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