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诗的成语
有关诗的成语
有关诗的成语共收录42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能诗会赋 | 赋:古文体。指善于写诗作赋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,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。” |
横槊赋诗 | 槊:长矛;赋:吟。横着长矛而赋诗。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。 | 唐 元稹《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》:“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,往往横槊赋诗,故其抑扬哀悲离之作。” |
诗朋酒友 | 作诗饮酒的朋友。 | 明·冯惟敏《粉蝶儿·李争冬有犯》套曲:“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,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。” |
红叶题诗 |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。比喻姻缘的巧合。 | 宋·刘斧《青琐高议·流红记》 |
诗以言志 |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诗言志”、“诗以道志”。 | 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诗言志,歌永言。” |
诗礼人家 |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他是诗礼人家,又有庄田地土,颇过得日子。” |
诗词歌赋 | 文章的四种形式。指作文。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四卷:“那阮三年方二九,一貌非俗,诗词歌赋,般般皆晓。” |
诗以道志 | 志:志向,意志。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27年》:“伯有将为戳矣,诗以道志,志诬其上,而公怨之,以为宾荣,其能久乎?幸而后亡。” |
诗礼发冢 | 冢:坟墓;发冢:盗墓。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。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儒以《诗》《礼》发冢。” |
燕足系诗 | 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,让它传递给亲人。 |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传书燕》:“尔海东来,必经湘中……欲凭尔附书,投于我婿。” |
诗酒朋侪 | 侪:等辈,同类的人。作诗饮酒的朋友。同“诗朋酒友”。 | 明 叶宪祖《鸾鎞记》第二出:“同消遣,诗酒朋侪尽堪尽日盘桓。” |
诗朋酒侣 | 见“诗朋酒友”。 | 元·无名氏《小孙屠》第二出:“且开怀,共诗朋酒侣欢宴。”明·刘兑《金童玉女娇红记》“诗朋酒侣,向此地游嬉。” |
画意诗情 |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。 | 宋 周密《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》词:“诗情画意,只在阑杆外,雨露天低生爽气,一片吴山越水。” |
诗酒风流 | 作诗饮酒。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,故称。 | 金·元好问《鹧鸪天》词:“身外虚名一羽轻,封侯何必胜躬耕。田园活计浑闲在,诗酒风流属老成。” |
杜默为诗 | 杜:杜撰、臆造。杜默:指孤陋寡闻。孤陋寡闻,随意杜撰之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