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佛的成语

有关佛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佛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临渴掘井之意。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“临时抱佛脚”。唐 孟郊《读经》诗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黄经。”
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,要警惕外界诱惑。佛,指佛法;魔,指魔法。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(多指正义的)增长,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(多指非正义的)则加倍增长。明 李贽《与梅衡湘书》:“‘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’昔人此言,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,如形之有影,声之有响,必然不相离者。”
立地成佛佛家劝善之语;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;只要弃恶从善;立即可以成佛。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,就能变成好人。明·彭大翼《山堂肆考·微集》第一卷:“屠儿在涅槃会上,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。”
泥多佛大泥土越多,佛像就塑得越大。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。宋 释惟白《续传灯录 天童昙华禅师》:“十五日已前,水长船高;十五日已后,泥多佛大。”
皈依佛法皈依: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,因对佛、法、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,亦称“三皈依”;佛法:佛教教义。指信佛,比喻对人很顺从。李脃人《暴风雨前》:“啥都不怕,歪得像一只老虎,如今武松进门,就皈依佛法了。”
抱佛脚比喻平时没联系,临时慌忙恳求,后比喻平时没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唐·孟郊《读经》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《黄经》。”
急来抱佛脚急:紧急,危急。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。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19卷:“王荆公初执政,对客怅然曰:‘投老欲依僧耳!’客曰:‘急则抱佛脚。’”
万家生佛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。宋·戴翼《贺陈待制启》:“福星一路之歌谣,生佛万家之香火。”
拣佛烧香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。唐 寒山《诗》之一五九:“择佛烧好香,拣僧归供养。”
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死去活来之意。出世,生;生天,死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三:“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,一齐号哭起来。直哭得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,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。”
著粪佛头著:同“着”。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、玷污。郭沫若《创造十年续编》:“达夫的《沉沦》,资平的《冲积期化石》,都曾叫我作序,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。”
求神拜佛礼拜神仙,请求保佑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有一富民姓严,夫妻两口儿过活,三十岁上无子,求神拜佛,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。”
一佛出世,二佛升天死去活来之意。出世,生;生天,死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八卷:“[李清]直等到一佛出世,二佛升天,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。”
诃佛诋巫“诃”同“呵”。犹言诃佛骂祖。巫,巫师。宋·朱熹《祭魏元履国录文》:“兄实高明,卒监此心,顾托警励,琅琅其音。诃佛诋巫,考礼正俗,奉承靡他,葬又得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