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步的成语

有关步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步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寸步不离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百步穿杨百步:一百步以外;杨:指杨树的叶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娴熟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。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左右观者数千人,皆曰善射。”
望而却步看到困难或危险就往后退缩。形容遇到强敌或困难时就退缩不前。却步:向后退却。明 徐光启《复周无逸学宪》:“且以裕蛊所为,思之痛心,望之却步。”
方领矩步方领:直的衣领;矩步:行步合乎规矩。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儒林传序》:“服方领习矩步者,委它乎其中。”
平步青云平:平稳;稳当;步:行步;走上;登上;青云:青天。比喻官位很高。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。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;或陡然富贵。宋 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三卷:“廉宣仲才高,幼年及第,宰相张邦昌纳为婿。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。”
视远步高高视阔步。形容态度傲慢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柯陵之会,单襄公见晋厉公,视远步高。”
天下独步独步:独一无二,特别突出。超群出众,无人可比。《后汉书·戴良传》:“独步天下,谁与为偶!”
五十步笑百步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。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,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
独步一时独步:独一无二。形容当代独一无二;无与伦比。《宣和画谱 郭熙》第11卷:“论者谓熙独步一时,虽年老落笔益壮,如随其年貌焉。”
鸭行鹅步步:走。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。比喻步行缓慢。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二折:“我觑不的你梢宽也那褶下,肚迭胸高,鸭步鹅行。”
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极。
鹰视虎步见“鹰视狼步”。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,专功杀之性,不可亲也。”
按步就班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。参见“按部就班”。语出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案部,考辞就班。”
枉辔学步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。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因利骋节,情采自凝;枉辔学步,力止寿陵。”
蹇视高步指昂首阔步。鲁迅《坟 摩罗诗力说》:“夫中国之立于亚洲也,文明先进,四邻莫之与伦,蹇视高步,因益为特别之发达。”
行步如飞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。亦作“行步如风”、“行疾如飞”、“行走如飞”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李茇遇仙》:“至寺门下,觉身轻神逸,行步如飞,洎归舍,不复饮食。”
平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滞色已开,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,平步登天。”
规言矩步比喻言行谨慎,合乎法度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曩以汝为古君子,故任汝放诞,未敢侮汝。汝近乃作负心事,知从前规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,今不复畏汝矣。”
步步进逼一步一步地逼进。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28回:“他俩见凌、通二妖步步进逼,心中也是大怒,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。”
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。唐 王维《送郑五赴任新都序》:“牵衣肘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中,是贫非病。”
一步三摇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。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29回:“嘱咐家丁看门户,他这才一步三摇来到大门。”
肘行膝步匍匐前行,表示虔诚或哀戚。唐·苏鹗《杜阳杂编》卷下:“时有军卒,断左臂于佛前,以手执之,一步一礼,血流洒地,至于肘行膝步,啮指截发,不可算数。”
鹅行鸭步步:走。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。比喻步行缓慢。元 杨暹《西游记》第四本第13出:“见一人光纱帽,黑布衫,鹰头雀脑将身探,狼心狗行潜宗阚,鹅行鸭步怀愚滥。”
步线行针比喻周密布置。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,步线行针待哄谁?又不是不精细,又不是不伶俐。”
矩步方行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。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二回:“这样先生,渐不能矩步方行,不过东家西席,聊存名目而已。”
七步八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,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,后因以“七步八叉”形容才思敏捷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;古人击钵催诗,我要击钵了。”
改步改玉步: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,以地位排列。改变步数,改换玉饰。指死者身份改变,安葬礼数也应变更。左丘明《左传 定公五年》:“季平子行东野,还,未至。丙申,卒于房。阳虎将以玙璠敛,仲梁怀弗与,曰:‘改步改玉。’”
信步而行信:随意。无目的地随意行走。宋 陆游《龟堂杂兴》诗:“曳杖东冈信步行,夕阳偏向竹间明。”
缓步代车缓:舒缓不急切。慢步行走以代乘车。唐·魏徴《隋书·刘炫传自赞》:“玩文史以恰神,阅鱼鸟以散虑,观省野物,登临园沼,缓步代车,无事为责。”
寸步千里寸步:指距离非常短。虽然相距只有寸步,却如同千里之隔。比喻相见非常困难。唐·卢照邻《狱中学骚体》:“寸步千里兮相闻,思公子兮日将曛。”
行针步线比喻设计划策。元·无名氏《蓝采和》第一折:“试看我行针步线,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。”
步月登云步上月亮,攀登云霄。形容志向远大。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终身让路,不枉百步枉:白白地,冤枉。一辈子给人让路,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。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。《新唐书·朱敬则传》:“敬则兄仁轨……尝诲子弟曰:‘终身让路,不枉百步;终身让畔,不失一段。’”
退步抽身指辞去官职,退居家中。
迈四方步不慌不忙,慢吞吞地走路,比喻办事缓慢。
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。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。《宋书 武帝纪上》:“刘裕龙行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早为其所。”
信步漫游信步:随意行走。随意走走逛逛。宋·陆游《龟堂杂兴》诗:“曳杖东冈信步行,夕阳偏向竹间明。”
三脚两步①形容走得快。②谓走不多远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回:“太太三脚两步,走进房间。表老爷周大权,押着行李也就来了。还有跟来的丫头,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,又找盆打洗脸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