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沾的成语

有关沾的成语

有关沾的成语共收录25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沾沾自喜沾沾:轻浮的;自鸣得意的样子。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。”
沾花惹草犹言沾风惹草。《花城》1981年第5期:“对了,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,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!”
沾泥带水比喻说话、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授曲》:“一有字迹,则沾泥带水,有不如无矣。”
学不沾洽沾洽:雨水沾足,渊博。学识不够渊博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许慈传》:“虽学不沾洽,然卓荦强识。”
沾沾自好犹言沾沾自喜。明·袁宗道《读〈孟子〉》:“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,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。”
迷花沾草指拈花惹草。明 孟称舜《娇红记 双逝》:“休只为迷花沾草,断送了美身躯。”
沾风惹草比喻卖弄风流,挑逗、勾引异性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左右街坊,有几个奸诈浮浪子弟,晙见了武大这个老婆,打扮油样,沾风惹草,被这干人在街上,撒谜语,往来嘲戏。”
沾溉后人沾溉:沾润灌溉,引申为使人受益。使后来人得到好处。《新唐书·杜甫传赞》:“他人不足,甫乃厌余,残膏剩馥,沾丐后人多矣。”
胁不沾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。语本波栗湿缚尊者(胁尊者)勤修苦行,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。见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健驮逻国》。语出波栗湿缚尊者(胁尊者)勤修苦行,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。见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健驮逻国》。
沾体涂足沾:浸湿、浸染;涂:泥。身体被沾湿,脚被沾上了泥土。形容耕作的劳苦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齐语》:“沾体涂足,暴其发肤,尽其四肢之敏,以从事于田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