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破的成语

有关破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破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。宋 李致远《碧牡丹》:“破镜重圆,分钗合钿,重寻绣户珠箔。”
不攻自破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
鱼死网破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《杜鹃山》第五场:“他就是张网捕鱼,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。”
老牛拉破车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,慢慢吞吞,不讲究效率。吴强《红日》第六章:“那么,什么时候解决战斗?还是老牛拉破车,慢慢吞吞的吗?”
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,不怕困难,奋勇前进。《宋书 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
破屋更遭连夜雨,漏船又遭打头风打头风:逆风。比喻祸不单行,接连遭受意外打击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祸从天降,灾向地上。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,漏船又遭打头风。”
势如破竹势:气势;威力;破竹:劈开竹子。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;劈开了头几节;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。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;节节胜利。《晋书 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。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四卷:“唐荆州衣冠薮泽,每岁解送举人,多不成名,号日天荒解。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,号为‘破天荒’。”
牢不可破牢:坚固。非常坚固;不可摧毁。唐 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大官臆决唱声,万口和附,并为一谈,牢不可破。”
师老兵破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穿(语:话;道:说)。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但这位姑娘,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,此刻要一语道破,必弄到满盘皆空。”
冲风破浪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进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海防上》:“昔日之艟楼船,不敌今日之铁甲飞轮冲风破浪也。”
皮破肉烂形容伤势很重。李季《王贵与李香香》第二部:“满脸浑身血道道,皮破肉烂不忍瞧。”
破琴绝弦毁琴断弦,表示世无知音,不再鼓琴。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钟子期死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”
破涕为笑涕:眼泪。一下子停止哭泣;笑了起来。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。晋 刘琨《答卢湛书》:“时复相与举觞对膝,破涕为笑,排终身之积惨,求数刻之暂欢。”
破烂货陈旧破损的事物。借指荡妇或丧失贞操的女人。巴金《一颗桃核的喜剧》:“我们有的是封建社会的破烂货,非常丰富。”
破铜烂铁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。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。清·龚自珍《杭大宗逸事状》:“买破铜烂铁,陈于地卖之。”
攧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。比喻道理正确,推翻不了。
破胆寒心犹胆颤心惊。形容非常恐惧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 :“臣永所以破胆寒心,豫言之累年。”
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。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。唐·李德裕《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》:“故能望影揣情,已深致虏之术;岂止闻风破胆,益坚慕义之心。”
破斧缺斨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:“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”斧、斨,泛指兵器。后以“破斧缺斨”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。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:“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”
破家荡产耗尽家产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11卷:“狭乡富家,靳靳自足,一被应役,无不破家荡产。”
破绽百出绽:裂开;破绽:指衣服上的裂口。形容说话、做事漏洞很多。宋 李侗《李廷平集 答问下》:“却回头看释氏之书,渐渐破绽百出。”
巢毁卵破鸟巢毁了,卵也一定会打碎。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安有巢而卵不破乎?”
打破砂锅比喻追根究底。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几言谏父》:“你直待要打破砂锅,是你招灾揽祸。”
破桐之叶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。《新唐书 李泌传》:“时李怀光叛,岁又蝗旱,议者欲赦怀光。帝博问群臣,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,曰:‘陛下与怀光,君臣之分不可复合,如此叶矣。’由是不赦。”
颠簸不破同“颠扑不破”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五:“伊川(程颐)‘性即理也’,横(张载)‘心统性情’二句,颠簸不破!”
破题儿头一遭破题:八股文的第一股;遭:次。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或事情开头。王浚卿《冷眼观》:“一个堂堂督抚的女公子,跟着戏子逃跑,要首县办供给,已是破题儿头一遭。”
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。南朝·陈·徐陵《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》:“又承书札,银钩甚丽,玉疏依然,开封伸纸,破愁为笑。”
破崖绝角磨除棱角。喻处事圆滑。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嘉熙元年》:“彼中人之性,利害不出于一身,莫不破崖绝角以阿陛下之所好。”
魂飞胆破同“魂飞魄散”。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34回:“田龙秋听说,惊得魂飞胆破,放马逃生。”
打破砂锅璺到底璺: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。比喻追根究底。元·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二折:“端的是谁打了来?打破砂锅璺到底,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,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,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。”
凿破浑沌浑沌:传说中的中央之帝。指违反自然,致成祸害。也指开通耳目,增长人的知识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是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倾家破产拿出或丧失掉全部家产。宋·陈师道《<寇参军集>序》:“倾家破产,急士之穷,轻身下气,而交名胜。”
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侯》:“破镜重归,盟心不改,义实可嘉。”
抓破脸子见“抓破脸皮”。张天翼《清明时节》二:“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,你莫逼得太狠。”
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。宋·范仲淹《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》:“徙陇城郡,历比、驾二部外郎,在郡未几,破奸发伏,有神明之号。”
破军杀将①军被破,将被杀。谓全军覆没。②攻破敌军,杀死敌将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昔者,齐人伐楚,战胜,破军杀将,再辟千里。”
破口怒骂破口:恶语。满口恶语骂人。《红日》第12章:“他竭力挣脱,挣脱不开,连连求饶,陶二嫂还是拳打脚踢,破口怒骂。”
破觚为圜觚:主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《汉书·酷吏传序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斵琱而为朴,号为罔漏吞舟之鱼。”
不破不立破:破除;立:建立。不先破除旧的;就不能建立起新的。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不破不立,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。”
破罐子破摔破罐子:比喻坏了贞操的女人或名声不好的人。比喻已经弄坏了的事就干脆不顾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:“娘们走了以后,好些年来,他自轻自贱,成了习惯,破罐子破摔,不想学好了。”
易如破竹像劈竹子那样容易。形容办事顺利,毫无阻碍。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檄》:“厥角稽首,迎我前矛。后实先声,易如破竹。”
看破红尘红尘:佛家称人世间。看破人生事情;对一切持超脱态度。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3回:“看这话头,他明明看破红尘,贪图仙景,任俺寻找,总不出来。”
抓破脸皮比喻感情破裂,公开争吵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娘儿们也不行》:“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,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。”
巢倾卵破鸟巢倒了,卵也会打碎。比喻整体被毁,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免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:“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,答曰:‘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?’”
破釜焚舟犹破釜沉舟。语本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,焚舟破釜,若驱群羊。”语出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,焚舟破釜,若驱群羊。”
家亡国破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晋 刘琨《答卢谌书》:“国破家亡,亲友雕残。”
破格任用格:规格,标准。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。张恨水《八十一梦·第15梦》:“一日之间,我们这里有两个人破格任用,大可庆祝。”
破觚为圆,斫雕为朴觚:棱角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《梁书·良吏传》:“梁兴,破觚为圆,斫雕为朴,教民以孝悌,劝之以农桑。”
破巢馀卵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。
破矩为圜矩:画方形的工具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大汉初兴,详览失得,故破矩为圜,斫雕为朴,蠲除苛政,更立疏网,海内欢欣,人怀宽德。”
破甑生尘甑:蒸食器。食器破烂且积满尘土。形容生活极为穷困。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林公避兵》:“那时呵,餐风宿水乡,恐破甑生尘愁范丹。”
破巢余卵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。明 夏完淳《〈续幸存录〉自序》:“破巢余卵,旦夕待命。”
磨破口舌比喻说了很多的话
打破迷关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既然打破迷关,若不及早回头,定然皇天不佑。”
排愁破涕排:推开;涕:泪水。排除忧愁,收起泪水。形容变忧愁为欢悦。《周书·王褒传》:“且当视阴数箭,排愁破涕,人生乐耳,忧戚何为!”
破甑不顾甑:古代一种瓦制炊器;顾:回头看。甑落地已破,不再看它。比喻既成事实,不再追悔。《后汉书 郭泰传》:“客居太原,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问其意,对曰:‘甑已破矣,视之何益。’”
破国亡家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唐 汪遵《咏酒二首》诗:“后人不识前贤意,破国亡家事甚多。”
摧胸破肝摧:折,伤。心肝断裂剖开。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。宋·苏轼《祭柳仲远文》:“讣来逾年,一恸海徼,摧胸破肝,痛我令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