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矩的成语

有关矩的成语

有关矩的成语共收录48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方领矩步方领:直的衣领;矩步:行步合乎规矩。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儒林传序》:“服方领习矩步者,委它乎其中。”
大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巧:灵巧。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,不能使人心灵手巧。指必须要主观努力,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规矩绳墨规矩:画圆、方的工具;绳墨:量平直的工具。指应当遵守的标准、法则。《管子 七臣七主》:“法律政令者,吏民规矩绳墨。”
规言矩步比喻言行谨慎,合乎法度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曩以汝为古君子,故任汝放诞,未敢侮汝。汝近乃作负心事,知从前规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,今不复畏汝矣。”
矩步方行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。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二回:“这样先生,渐不能矩步方行,不过东家西席,聊存名目而已。”
规旋矩折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。汉·蔡邕《隶势》:“或长邪角趣,或规旋矩折,修短相副,异体同势。”
规重矩迭谓合乎规矩法度。
迭矩重规规与规相重,矩矩与相迭,度数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复。《三国志 蜀书 郄正传》:“君臣协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动若重规,静若迭矩。”
破矩为圜矩:画方形的工具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大汉初兴,详览失得,故破矩为圜,斫雕为朴,蠲除苛政,更立疏网,海内欢欣,人怀宽德。”
高曾规矩高曾:祖先;规矩:规则,礼法。指祖先的成法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商修族世之所鬻,工用高曾之规矩。”
重规叠矩规与规相重,矩与矩相迭。指前后相合,重叠的规矩与制度。比喻因袭、重复。《晋书·周访传赞》:“曰子曰孙,重规叠矩。”
折矩周规犹循规蹈矩。谓举止合乎法度。清·沈涛《交翠轩笔记》卷二:“左珩右佩,折矩周规,绝无名流儇薄之习。”
应规蹈矩蹈:踩;规、矩: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指拘守旧礼仪与法度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:“齐之以礼,相趋帝庭,应规蹈矩,玉色金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