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择的成语

有关择的成语

有关择的成语共收录4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饥不择食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》:“又一日访庞居士,至门首相见。师乃问:‘居士在否?’士曰:‘饥不择食’。”
不择手段择:挑选;选择。不选什么手段。为了达到目的;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。清 梁启超《袁世凯之解剖》:“为目的而不择手段,虽目的甚正,犹且不可。”
择木而栖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。比喻选择贤君明主,为其效命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4回:“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”
别无选择没有别的选择余地。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我们别无选择,我们对那些企图投敌的巴彦,只能采取无情斗争的对策!”
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。形容非常紧迫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张鸿渐》:“张是夜越莽穿榛,急不择途;及明,困殆已极。”
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法,没有什么可挑剔的。《孝经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。”
择善而行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。唐·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,岂曰择善而行者乎?”
鹿死不择音比喻只求能够安身,并不选择地方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十七年》:“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
择福宜重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。语出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择福莫若重,择祸莫若轻。”语出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择福莫若重,择祸莫若轻。”
择地而蹈选择地方行走。形容做事小心谨慎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行不由径,非公正不发愤。”
择祸从轻指遇到灾祸或损失不可避免时只好选择轻的,力争减轻灾祸的程度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择福莫若重,择祸莫若轻,福无所用轻,祸无所用重。”
择肥而噬择:挑选;噬:咬。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。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九:“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,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。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,择肥而噬。到得次日一早,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