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肝的成语

有关肝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肝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披肝沥胆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
肝胆相照形容对人忠诚;用真心相待。肝胆:比喻真诚的心。宋 文天祥《与陈察院文龙书》:“所恃知己肝胆相照,临书不惮倾倒。”
肝胆照人指以赤诚之心待人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,一心向热的?”
肝脑涂地肝胆脑浆溅了一地。形容惨死。也形容竭尽忠诚;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。涂:抹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大战十七,小战四十,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,父子暴骨中野,不可胜数。”
肝心涂地犹言肝脑涂地。唐·陈子昂《谢衣表》:“臣万死骷骨,垂配蒙荣,载战载殒,肝心涂地。”
赤胆忠肝赤:赤诚,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十分忠诚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5回:“我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,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。”
锦绣肝肠意思是满腹诗文,善出佳句。唐 李白《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》:“兄心肝五藏,皆锦绣耶?不然,何开口成文,挥翰雾散?”
好心做了驴肝肺俗语。指把好心当作坏意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8回:“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,你倒讪起我来,凭说我去罢。”
感人肺肝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。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国李公集纪》:“今考其文至论事疏,感人肺肝,毛发皆耸。”
凄入肝脾形容非常悲伤。三国魏·繁休伯《与魏文帝笺》:“咏北狄之遐征,奏胡马之长思,凄入肝脾,哀感顽艳。”
肝胆相向肝胆:比喻真诚的心。比喻对人忠诚,以真心相待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7回:“豪杰遇豪杰,自然话得投机,顷刻间肝胆相向。”
驴肝肺狼心狗肺,坏心眼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8回:“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,你倒讪起我来,凭说我去罢。”
雕肝掐肾同“雕肝琢肾”。清·冯桂芳《寄丁中丞粤中》诗:“雕肝掐肾亦小技,非公所喜非我为。”
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。《水浒传》第七二回:“义胆包天,忠肝盖地,四海无人识。”
析肝刿胆剖示肝胆。比喻赤诚。亦作“析肝吐胆”。明袁宗道《乞进<大学衍义>疏》:“其当上指与否,俱且和颜受之。有不析肝刿胆者,非夫也。”
吐肝露胆喻赤诚相待,说出心里话。明·李贽《复京中友朋》:“我既真切向道,彼决无有厌恶之理……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。”
心肝宝贝指十分亲密的人或事物。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三回:“心肝宝贝,你别跑,你的话我知道一半啦,这有什么害臊呢?”
龙心凤肝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。京剧《乌龙院》第三场:“想我们这样人家,吃的是鸡鸭鱼肉,也就是啦,难道说,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?”
不识马肝相传马肝有毒,食之能致人于死。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。
析肝吐胆见“析肝刿胆”。明·高以俭《〈太师张文公集〉跋》:“受顾命,辅冲圣,秉国十年,乃举其生平,析肝吐胆献之天子。”
龙肝凤脑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六回:“玄德曰:‘备闻公将去,如失左右手。虽龙肝凤髓,亦不甘味。”
抓心挠肝比喻十分难受。关庚寅《“不称心”的姐夫》:“妈妈急得抓心挠肝,想去看看吧,工作脱不开。”
摧胸破肝摧:折,伤。心肝断裂剖开。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。宋·苏轼《祭柳仲远文》:“讣来逾年,一恸海徼,摧胸破肝,痛我令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