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布的成语
有关布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布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枝流叶布 | 同“枝布叶分”。 | 汉·蔡邕《太尉汝南李公碑》:“公讳咸,字元卓,汝南西平人。盖秦将李信之后,孝武大将军广之胄也。枝流叶布,家于兹土。” |
布衣黔首 | 布衣:称呼平民;黔首: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斯列传》:“夫斯乃上蔡布衣,闾巷黔首。” |
斗米尺布 | 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。 | 明 袁宏道《碧晖上人修净室引》:“其一余不知名,亦不识面貌,每日以沉湎为工课。凡所得斗米尺布,尽以沽酒。” |
拖麻拽布 | 指戴孝。旧时,长辈丧亡,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。 | 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二折:“俺有朝一日身亡后,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。” |
风起云布 | 布:展开,铺开。大风起来,乌云密布。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9卷:“众知妪即罗真人也,于是见处焚香以告焉,俄而,风起云布,微雨已至。” |
布衣之交 | 布衣:古时平民的衣著。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。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、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三》:“卫君与文布衣交,请具车马皮币,愿君以此从卫君游。”鲍彪注:“言交于未贵时。” |
斗粟尺布 |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。 | 《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一尺布,尚可缝;一斗粟,尚可春;兄弟二人不兼容。” |
谛分审布 | 仔细察看分布状况。 | 宋 秦观《奇兵》:“奕者之斗棋也,谛分审布,失其守者逐而攻之。” |
布衣疏食 | 疏:通“蔬”,蔬菜。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去位家居,亦布衣疏食。” |
季布一诺 | 季布:人名,很讲信用,从不食言。季布的承诺。比喻极有信用,不食言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 |
除秽布新 | 犹言除旧布新。 | 晋袁宏《后汉纪光武帝纪一》:“孛星者,恶气所生,或谓之慧星,张为周分。其后世祖都洛阳,除秽布新之象。” |
布衣雄世 | 布衣:平民。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。 | 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人事·敏慧》:“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。” |
衣不布体 | 布:展开。衣服破烂,连身子都遮盖不住。形容生活贫苦。 | 唐·元稹《同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衣不布体,食无充肠,幼学三年不蒙师训。” |
布袜青鞋 | 见“青鞋布袜”。 | |
裙布荆钗 | 以布作裙,以荆代钗。比喻贫困。同“钗荆裙布”。 | 元 高明《琵琶记》第三十九出:“[旦]自古道:人有贵贱,不可概论。夫人是香闺绣阁之名姝,奴家是裙布荆钗之贫妇。” |
星罗云布 | 犹星罗棋布。 | 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列卒周匝,星罗云布。” |
布帛菽粟 | 帛:丝织品;菽:豆类;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指生活必需品。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。 | 《宋史 程颐传》:“其言之旨,若布帛菽粟然,知德者尤尊崇之。” |
敢布腹心 | 敢:指自己很冒昧;布:陈述;腹心:真诚的心意。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敢布腹心,君实图之。” |
云布雨施 | 比喻遍布。 |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缘陵流泽,云布雨施。”北周·庾信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上则云布雨施,下则山藏海纳。” |
荆钗布袄 | 荆:灌木名;钗:妇女的发饰。荆枝为钗,粗布为衣。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。 | 元·汪元享《朝天子·归田》曲:“妻从俭荆钗布袄,子甘贫陋巷箪瓢。” |
棋布星陈 | 同“棋布星罗”。 | 清·慕天颜《请开海疏禁》:“虽蜀道渐开,楚江咸顺,而貔貅之众,棋布星陈,资饷甚殷,所在告急。” |
椎髻布衣 | 椎形发髻,布制衣服。指妇女朴素的服饰。 | 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乃更为椎髻,著布衣,操作而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