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树的成语

有关树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树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铁树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明 来集之《铁氏女》:“顿开鹦鹉笼,扭上鸳鸯配。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。”
切树倒根比喻彻底。
枯树开花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。比喻绝处逢生;亦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迹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》:“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”
树倒猢狲散树倒了,树上的猴子就散去。比喻靠山一旦垮台,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。宋 庞元英《谈薮 曹咏妻》:“宋曹咏依附秦桧,官至侍郎,显赫一时。……咏百端威胁,德斯卒不屈。及秦桧死,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,启封,乃《树倒猢狲散赋》一篇。”
枯树生华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《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》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……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”
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,摧残身体。《元史·阿沙不花传》:“而惟曲蘖是耽,妃姬是好,是犹双斧伐孤树,未有不颠仆者。”
风树悲指丧父母的悲伤。唐·白居易《赠友》诗:“庶使孝子心,皆无风树悲。”
百载树人培育人才需要百年。指育才是百年大计,要付出艰苦的劳动。同“百年树人”。粤剧《搜书院》第五幕第二场:“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。”
自树一帜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、体制、派别或力量等。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率皆攻排诋呵,自树一帜,殊可笑也。”
火树琪花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于是进入行宫,只见庭燎绕空,香屑布地,火树琪花,金窗玉槛。”
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。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。清·无名氏《木兰从军·陷阵》:“来见这,枪林刀树,杀人如麻。”
别树一帜别:另外;树:建立。另外立起一面旗帜。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。清 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二章:“中国士人,又有一种岸然道貌,根器特异,别树一帜,以号于众者。”
树高招风见“树大招风”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太平懃禅师法嗣》:“问曰:‘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’师曰:‘潭深鱼聚。’悟曰:‘见后如何?’师曰:‘树高招风。’”
风树之感风树: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玉树芝兰玉树:用玉做的树;芝兰:香草。比喻有出息的子弟。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”
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。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”
耕耘树艺耘:锄草,树:栽植;艺:播种。耕田、锄草、植树、播种。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,以养其身。”
瑶林玉树见“瑶林琼树”。宋·向子湮《南歌子·郭小娘道装》词:“瑶林玉树出风尘,不是野花凡草,等闲春。”
挟朋树党朋:互相勾结的同类人。依仗同类,树立党派。南朝·梁·沈约《恩幸传论》:“外无逼主之嫌,内无专用之功,势倾天下,未之或悟,挟朋树党,政以贿成。”
玉树盈阶盈:满。满台阶都是碧玉般的树。比喻子弟既多且多。清·张岱《孙忠烈公世乘序》:“五世后且玉树盈阶,方兴未艾。”
树元立嫡谓立嫡长子为储君。南朝·梁·沈约《立太子恩诏》:“王公卿士,咸以为树元立嫡,有邦所先,守器传统,于斯为重。”
秦树楚天秦地的树与楚国的天。形容相距很远。明·高瑞南《山坡羊·怨秋声》:“年华虚度,狠撩人情沾起初,想孤鸾别鹤空调,奈秦树楚天耽误。”
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终身:人的一生。人生最重要的事情,莫过于培养人才。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权修》:“十年之计,莫如树林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树功扬名树:建立;扬:称颂。建立功业,流芳于世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隽不疑传》:“凡为吏,太刚则折,太柔则废,威行施之以恩,然后树功扬名,永终天禄。”
蒹葭玉树蒹葭:价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贱。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
寻根拔树犹斩草除根。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四折:“恨只恨屠岸贾那匹夫,寻根拔树,险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