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令的成语

有关令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
令人神往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:“今著述湮没,怅望当时蹈海之风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
朝令夕改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云长曰:‘愿依军法。’孔明曰:‘如此,立下文书。’云长便与了军令状。”
挟天子而令诸侯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今州城粗定,兵强士附,西迎大驾,即宫邺都,挟天子而令诸侯,蓄士马以讨后庭,谁能御之?”
令人捧腹捧腹:捂着肚子。让人捂着肚子。形容笑得很厉害。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十九回:“要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善始令终同“善始善终”。三国·魏·嵇康《琴赋》:“即丰赡以多姿,又善始而令终。”
雷令风行犹言雷厉风行。清·吴炽昌《客窗闲话初集·孝女》:“雷令风行,极一时之盛。”
巧言令色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。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何迁乎有苗,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?”
挟天子令诸侯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元·孔文卿《地藏王证东窗事犯》第一折:“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,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!”
令人切齿令:使;切齿:牙齿相磨切,表示极其愤恨。使人非常愤恨。《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》:“着《史记》非贬孝武,令人切齿。”
挟天子以令天下挟制着皇帝,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。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同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据九鼎,按图籍,挟天子以令天下,天下莫敢不从。”
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。令:命令。申:说明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鈇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
令人寒心让人失望而痛心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7回:“我们做了封疆大吏,上头还如此不放心我们,听了叫人寒心!”
一朝权入手,看取令行时一朝:一旦。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,作威作福。唐·高武仲《中兴间气集》:“一朝权入手,看取令行时。”
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回:“二位如再喧哗,不独耽误娇音妙舞,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。”
秋行夏令令:时令。时已秋季,还在做夏令的事。指不合时令。鲁迅《阿Q正传》第八章:“但现在是暮秋,所以这‘秋行夏令’的情形,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,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。”
令出惟行令:命令;惟:只。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慎乃出令,令出惟行,弗惟反。”
利令智惛利:利益,私利;令:使;智:理智。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。《晋书·王沉传》:“心以利倾,智以势惛。”
令人羡慕指让人爱慕,钦慕,希望自己拥有。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杨用之那番红光满面,春风得意的神情,看来着实令人羡慕。”
明法审令审:谨慎。申明法令,使人人遵守,谨慎发布命令,避免出现差错。《尉缭子·战威》:“明法审令,不卜筮而事吉;贵功养劳,不祷祠而得福。”
令人莫测形容情况复杂,使人无法推测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2回:“真是行踪诡秘,令人莫测了。”
逐客之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今逐客以资敌国,损民以益仇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秦王乃除逐客之令。”
挟主行令挟持君主,发布命令。参见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魏挟主行令,实逾二纪。晋废立持权,遂历四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