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大名鼎鼎 |
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同病相怜 |
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怜:怜惜。 |
举世混浊 |
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胆如斗大 |
胆:胆量;斗:旧时的一种量器,容量为十升。胆子像斗一样大。形容胆量极大。 |
推三阻四 |
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没里没外 |
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化鸱为凤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之死靡二 |
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敷衍了事 |
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扶摇直上 |
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
经纬天地 |
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公才公望 |
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死不开口 |
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心旷神怡 |
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扪心自问 |
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闲情逸致 |
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牛骥同槽 |
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
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
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故态复萌 |
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
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
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饿殍遍野 |
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无微不至 |
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
云游天下 |
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
脑瓜不灵 |
指人不聪明,思想转不过弯来。 |
心猿意马 |
形容心思不定;好像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 |
适得其反 |
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。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