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殍遍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例子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,饿殍遍野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基础信息
拼音è piǎo biàn yě
注音ㄜˋ ㄆ一ㄠˇ ㄅ一ㄢˋ 一ㄝˇ
繁体餓殍遍野
正音“殍”,不能读作“fú”;“遍”,不能读作“piàn”。
感情饿殍遍野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辨形“殍”,不能写作“浮”。
近义词十室九空、尸横遍野
反义词民康物阜、人寿年丰
英语In the fields lay people starved to death.
字义分解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顶嘴;稽:争论;计较。受到指责不服气;抓住对方话把;反过来责问对方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持之以恒 | 持:保持;坚持;之:代词;指所要坚持的东西;恒:长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坚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
英雄所见略同 | 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 |
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 |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妇女。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。 |
体规画圆 | 犹言依样画葫芦。谓墨守成规,一味模仿。 |
私盐私醋 | 私:秘密。比喻不敢公开见人的事情。 |
入乡随俗 | 到一个地方;就顺从当地习俗。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。 |
心中有数 |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;心里有底。 |
高世骇俗 | 高世:超出世人;骇:惊吓,震惊。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。比喻才智超群。 |
义断恩绝 | 义:情谊。恩:恩情。情义、恩情一概断绝。 |
易辙改弦 | 变更车道,改换琴弦。比喻改变方向、计划、做法或态度。 |
横拖竖拉 | 犹横拖倒拽。 |
鞭擗进里 | 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同“鞭辟近里”。 |
有钱使得鬼推磨 | 推磨:指辛苦劳累的工作。形容金钱万能。 |
忐忑不安 |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。忐忑:心神不安定。 |
车到山前必有路 | 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。 |
一蹶不振 | 蹶:跌倒;振:振作。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。比喻遭到失败;挫折;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