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一叶知秋 |
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。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。 |
李代桃僵 |
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 |
安适如常 |
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。 |
帮倒忙 |
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 |
离经辨志 |
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
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流离转徙 |
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花拳绣腿 |
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东扶西倒 |
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风虎云龙 |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依样画葫芦 |
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坐怀不乱 |
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千真万确 |
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足不出门 |
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似曾相识 |
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麻木不仁 |
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以夷制夷 |
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穷愁潦倒 |
穷愁:穷困愁伤。潦倒:颓丧,失意。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 |
家常便饭 |
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
对牛弹琴 |
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 |
好来好去 |
善始善终。 |
弃重取轻 |
弃:抛开。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。 |
咬牙切齿 |
切齿:咬紧牙齿;表示痛恨。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。 |
收视反听 |
不视不听。指不为外物所惊扰。 |
听微决疑 |
微:隐微。注意细微的情节,解决疑难的问题。形容思想缜密,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。 |
千差万别 |
形容事物各不相同;有许多差别。 |
心平气和 |
心情平静;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;不生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