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 |
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 |
动天地,感鬼神 |
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
书通二酉 |
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 |
离经辨志 |
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又红又专 |
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骨肉离散 |
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屈指一算 |
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。 |
十全大补 |
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贫贱不能移 |
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纷乱如麻 |
麻:麻团。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。 |
胜友如云 |
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一览无余 |
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苟合取容 |
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逢人说项 |
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
面授机宜 |
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进退维谷 |
维:语气助词。谷:比喻困难处境。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 |
寒木春华 |
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生气勃勃 |
生气:朝气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。 |
罪魁祸首 |
作恶犯罪的头子(魁、首:头目)。指坏事的根子。 |
泥塑木雕 |
用泥土塑造、木头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。 |
不绝于耳 |
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 |
还淳反素 |
同“还淳反朴”。 |
替死鬼 |
指代人受难或承担罪责的人。 |
白丁俗客 |
白丁:没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辈。 |
长生不老 |
长生:永生。原为道教的话,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