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习非成是 |
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将计就计 |
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远大。 |
胆寒发竖 |
形容恐怖之极。 |
功成名就 |
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功绩取得了,名声也有了。 |
出头露面 |
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
东扶西倒 |
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粉墨登场 |
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饥不择食 |
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汲汲顾影 |
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引领翘首 |
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凌云之志 |
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心服口服 |
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天作之合 |
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当头棒喝 |
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
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师严道尊 |
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意惹情牵 |
惹:引起。牵:牵挂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。 |
按捺不住 |
按捺:抑制;克制。指激动、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。 |
漫山遍野 |
漫: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;引申为“布满”;遍:动词;遍及;布满。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、田间旷野。形容数量很多、范围很广、声势很大。 |
志大才短 |
志:抱负。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 |
三天两头 |
隔一天,或几乎每天。形容经常、频繁。 |
自负盈亏 |
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|
咬牙切齿 |
切齿:咬紧牙齿;表示痛恨。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。 |
疲惫不堪 |
疲惫:极度疲乏;不堪:表示程度深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心平气和 |
心情平静;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;不生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