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
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五花大绑 |
先用绳索套住脖子,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。 |
杨柳依依 |
杨柳:古诗文中杨柳通用,泛指柳树。依依:轻柔的样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。 |
陈言务去 |
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
九霄云外 |
九霄:天的最高处。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。 |
推三阻四 |
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云天雾地 |
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风俗人情 |
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气象万千 |
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祸国误民 |
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 |
发号施令 |
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粗制滥造 |
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龙驭上宾 |
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唇枪舌剑 |
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空话连篇 |
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地丑德齐 |
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袅袅婷婷 |
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 |
双柑斗酒 |
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过甚其词 |
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改恶向善 |
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天相吉人 |
相:保佑,帮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 |
五花八门 |
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神经过敏 |
①症状名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,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。②泛指多疑,好大惊小怪。 |
解甲归田 |
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 |
国士无双 |
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。 |
泪眼愁眉 |
带泪的眼,发愁的眉。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。 |
难割难分 |
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融洽,难以取舍。 |